其实,中国教育系统的腐败何止在大学的招生,重点小学的招生,重点中学的初中和高中的招生都是如此。只要每年一到招生的时期,无形中也就是某些教育界人士发财致富的好时期,以国家的教育资源为本钱,以学生为商品,大敲学生家长的竹杠,只赚不赔的无本生意就这样形成了。现在盛行名校变民校风。也就是原公办名校创办的民办机制的分校,简称名校办民校,入读国有民办学校的学生要通过各校自设的考试,并实行高收费。很明显,这是一种恶劣的富有教育特色的转移和侵吞国有教育资源的伎俩,其结果必然导致城市新贵抢走了本该由原住民们享受的优质教育权利,是典型的教育腐败。
中国现阶段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是产生问题的原因,中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只有不到5%,而世界的平均水平超过15%。这意味着中国的大学教育属于稀缺资源,必然会造成竞争过度的局面。一方面本来天真浪漫的儿童不得不背起沉重的学习负担,为的是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上好的中学、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另一方面也给重点学校普遍收取高昂的“择校费”和巧立名目的各种收费提供了条件。假如六门功课考200多分都可以靠钱来圆“大学梦”,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靠钱做不到呢?在学校近乎疯狂敛钱的时刻,大概他们早已经忘记了作为学校存在的最终理由:所肩负的教书育人的使命,忘掉了大学时代正是他们的教育对象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在物质上遭受重创、在精神上丧失家园感的孩子们。当我们在某些作秀的场合一再声明诸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辞藻之时,有谁想过,假如中国的教育继续在歧路上走下去,一百年后,除了更深切地体味劫后低嘤般的苦痛回忆之外,中国的教育在这段历史能给我们留下的难道还有什么更光彩照人的东西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