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一成立,立即打破了南河沿111号旧日的平静。商会立志吸引体制外的“社会新阶层”人士,很快,会员达到2000人。欧美同学会不给经费,商会组织活动,历来是会员捐助和AA制。如举办一个酒会,每人交200元。
王辉耀说,欧美同学会原来搞活动,很多都是聚会形式,吃饭,跳舞。但商会强调品牌,持续不断地搞月度午餐会,一月一个主题,讲新媒体、世界一流大学、民间外交等,已经坚持四五年了,在京城已有影响。
另外,商会已连续5年在中国大饭店举办年度聚会,每次都在一千人以上。与各个国家的商会搞月度酒会。美国商会负责人吃惊地发现,他们第一次碰到不用翻译的中国商会。而且,他们打破了同学会以前的模式,所有经费都自筹,不再向政府要钱。“我们形成了品牌,极大地焕发了同学会的活力。”王辉耀说。
这个商会成为会员交流的平台,有的人结交了朋友,有的找到了自己的生意,有的找到了资金、工作、会计师、律师甚至爱人。“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有了归属感。”王辉耀说。
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声音
2005年5月的北京财富论坛上,王辉耀碰到商会副会长、时任中国网通集团总裁田溯宁,他对田溯宁说,是不是在商会的基础上,搞个更高端的组织?现在需要的不仅是相互交流的平台,还要为精英分子搭建舞台,与国家有关部门接触,建言献策,当然,也为了更好地代表海归利益。
两人一拍即合。此时,他们已感到商会的局限,需要细分市场了,因为海归数额巨大,有普通人,有“海待”(即返国待业之意),也有顶尖人才。“我们有跨国公司和大银行的董事长,风投企业家,上市企业家,处在新经济最前沿,希望对国家贡献自己的声音”,王辉耀说,“这些顶尖人才应该成为国家的智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