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导师制,分工到人。一个班60多个学生,只靠班主任一人,工作很难做细,要了解方方面面的问题,高考中既要保证优生数量,又要获得大面积丰收,必须靠任课教师群策群力、齐抓共管。一是建立优生和边际生档案,分别承包给每一位任课教师,负责做好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工作。二是每周采取小纸条的形式,给每位任课教师一个具体的学生工作安排。这样一来,师生接触多了,感情更融洽了,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调节好学生的情绪,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此外,她还十分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家长的合作。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与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她的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精干的团队,且凝聚成一种精神,在有形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团队精神使她的班级班风严谨,学风浓厚,样样工作走在学校的前头,高考制胜也就水到渠成了。
杨育红:为每一位学生制造“优点单”
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杨育红充分利用学生的向好心理进行赏识教育,是使各种各样的问题迎刃而解的诀窍之一。她不仅教会了学生自我欣赏,还教会了学生之间相互赏识。如果说学会自我赏识是成功的基础的话,那么,学会赏识他人则是成功的阶梯。在肯定他人、赏识他人优点的同时,自己也在无形中受到了教育。
杨育红为她所教过的每一位学生都制造过一份“优点单”。“优点单”是一张非常简单的表格,每一位学生在“优点单”上为其他同学写出两条以上的优点。为了给学生们留下充分考虑的时间,一般要求一周内完成,然后将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单”装订成册。学生们拿到“优点单”都无比兴奋,如获至宝;家长都感慨地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孩子有这么多优点,进而对孩子也充满了希望。
2001年杨育红担任高三(1)班班主任时,3月进行完“高考二摸”后,很多学生因考得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她没有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用上了“优点单”,只不过她要求学生在优点栏里换一换内容,写出时下你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她将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单”整理好,发给大家后,听到学生们都在高兴地窃窃私语。有的说:“真想不到,我还有这么多地方值得同学们学习!”有的说:“我这么受关注,真是太幸福了!”如此等等,让每一个学生都高兴不已,信心大增。整个过程中,杨育红几乎没说一句话,但活动之后,教室里渐渐地又有了往日讨论问题、争论不休和积极向上的景象。
学生在填写“优点单”的过程中,欣赏着别人,别人的长处不再是压力,而是变成了用来欣赏的一道风景;学生们在阅读“优点单”的过程中欣赏肯定着自己,自己不再是成功者的陪衬,而是成为自信的人。由此自然形成的学生个体自信与班级和谐,构筑成一种蒸蒸日上的班级文化。(本报记者 陶继新)
原载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16日第7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