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舆论哗然。刘源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好笑的是自己至今未曾和这位众所周知的大歌星谋过一面;好气的是“文革”中出产的这种匿名大字报居然出现在建设民主制度的活动中。投票结果,虽然刘源的票数领先于另两个人,但终因3人均未过半,学生代表的名额只好付之阙如。
毕业临近了。正值“而立”之年,在30岁的生命中有一半是在大起大落的际遇中渡过的刘源,开始认真地思考毕业后去向,实际也是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父亲的教导言犹在耳,白坊村农民的贫困生活和动人心魄的送别情景历历在目。他终于下定决心:兑现诺言,重返农村,到中国的最基层去,向农民还情还愿,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些事情。
主意一定,刘源如释重负,可看到正沉浸在胜利喜悦和天伦之乐中的母亲,心又骤然痛缩起来,母亲被关押在单人监狱中苦度春秋,天大的冤枉和孤独清寂整整折磨了她12年之久,现在她多么需要亲人的陪伴和抚慰,再一次离她而去,确实太残酷了……刘源几番欲说,又几番咽下。
母亲感到了他的不安,在他终于道出了全部原委之后,王光美同志表现出超人的理智和意志,极力支持刘源实现志向。力促孩子向再生父母报恩还情,甚至找到了北京市领导,为能批准他出去北京到农村而说情(因为北师院是北京分配)。
光美同志从不为自己和家人的利益讲什么话,而对走这一次罕见的“后门”是无愧的。在母亲的理解和支持下,他选择了河南,这块父亲曾经战斗过,最后又与这里的泥土融为一体的地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