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参考范文:
所谓抗灾、防灾准备,一是思想认识上的,二是具体措施上的。
所谓思想认识上的准备,是指有关方面是否本着“执政为民”的出发点,把应对灾害放到政府工作的首位,以民生的高度来看待救灾工作。必须认识到,任何灾害都是最重大的民生话题,因为灾害面前,首当其冲的就是公众的生活保障和人身安全。所以,只有把公众的利益时刻放在首位,才能在意识上根本杜绝对灾害掉以轻心、对防灾救灾漫不经心的错误认识和危险做法,给防灾救灾工作以应有的重视。
所谓具体措施上的准备,是指各级政府应在尊重科学、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日常工作中对辖区内可能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做到心中有数,防范有术,应对有策,应急有章,救灾有备。灾害是突发性的,但防灾措施和应急配套机制却应该是常抓不懈的,只有这样,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做出最及时的反应,并将灾害给民众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政府在做防灾抗灾准备时,应本着对辖区负责、对辖区内民众负责的态度,尽量把灾情设想得严峻些,把损失设想得严重些,把预案设计得周密些,把准备工作落实得扎实些,把应急方案布置得周密些。要知道,灾前多一分警醒和审慎,灾时就能少一分损失、少一点措手不及。
事实上,在大灾大疫面前,有关部门是应对有余还是仓促上阵,实际上映射出当地政府对公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否真正做到了时刻放在心上,时刻放在第一位。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变化复杂,各地、各种自然灾害时常发生,有些甚至相当严重。正因为此,树立正确的抗灾、救灾意识,是每一地、每一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当务之急。值得欣喜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大灾面前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救灾措施,比如据报道,重庆市委书记近日在该市的一个抗旱工作会上称:“不能因特大干旱渴死人,病死人,不能因争水打死人,要千方百计保证群众生活用水。”此种以人为本的应灾态度当予以肯定。
有备才能无患,树立正确的防灾、抗灾、救灾意识,确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安定,是各地各级政府应尽的职责。只有事先“曲突徙薪”,在意识上、在具体措施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避免灾害来袭时“焦头烂额”,措手不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