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晴宜: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中国妇女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使中国妇女事业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特别是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国妇女事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收获了累累硕果,创造了辉煌成就。党的十七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程,为亿万妇女投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各界妇女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一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国妇女九大以来,妇女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妇女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妇联工作全面活跃,妇女事业实现了新的跨越。
全党全社会把促进妇女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就进一步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切实解决妇女发展中的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期的妇女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坚持宪法确定的男女平等原则,进一步完善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组织机构体系,坚持把妇女儿童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努力促进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明确了政府的执法主体地位,为从源头上促进性别平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把妇女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健全领导机制,创造必要条件,大力支持妇联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妇女事业发展,妇女儿童工作协调机制日趋完善,大众传媒特别是主流媒体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意识与力度明显增强,扶持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资源更加丰富,妇女儿童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妇女、保护儿童的良好氛围。
全国广大妇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广大妇女把每一个岗位都当作奋斗和奉献的舞台,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全国女性就业人口达3.47亿,占就业人口总数的45.4%,一批又一批“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优秀女性群体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脱颖而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广大妇女以强烈的责任感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政议政水平明显提高,党的十七大女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女代表和十一届全国政协女委员比例比上届分别提高了2个、1.09个和1个百分点,全国女干部和女党员数量不断增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女性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城乡妇女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广大妇女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时代新风,踊跃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廉政文化建设、“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扶贫助困、保护生态等社会公益活动,推动营造团结友爱、和谐进步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为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作出了应有贡献。在自身发展方面,妇女接受各类教育的比例持续上升,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意识增强,职业层次得到优化;卫生保健状况日趋改善,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5.25岁;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保险的人数大幅度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广大妇女在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同时,自身获得了新的进步。
各级妇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在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化“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为1.2亿妇女人次提供教育培训,带动妇女创业就业及劳动力有序转移1300多万人次,有力地促进城乡、区域、不同群体妇女共同发展。围绕国家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妇女儿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积极参与国家多部法律的制定修改,与有关部门联合建立2.7万多个妇女维权服务机构,依法维护妇女权益实现新突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妇女和家庭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主题宣传教育,大力推进和谐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各级创评“五好文明家庭”2500多万户,增强了广大妇女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围绕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部署,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和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发挥54万多个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作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围绕巩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拓展为政协女委员以及民主党派妇女工作机构服务的工作平台,加强少数民族妇女工作,加强同爱国宗教妇女团体的联系,扩大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妇女的交流,广泛凝聚各族各界妇女。围绕国家总体外交部署,加强中外妇女的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使新时期妇女民间外交工作更加富有活力。目前,全国妇联已与164个国家和地区的697个妇女儿童组织、机构及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关系。围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妇联组织和干部能力建设,实施“强基固本”工程,不断提高做好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本领,全国目前有妇联基层组织83.3万多个、各级妇联干部7.6万多名,妇联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服务覆盖水平明显提高。
二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国妇联作为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妇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妇女不断实现自身解放与进步的根本出路。只有把妇女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使妇女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才能成为现实。同时,妇女只有积极投身建设和改革的时代洪流,在一切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主动作为,妇女实现自身进步的主客观条件才能越来越充分,才能赢得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引导妇女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智慧和力量。要把妇女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用发展的思路研究妇女面临的新情况,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妇女前进中遇到的新问题,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男女两性协调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
必须大力推进男女平等的进程。男女平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之一。党和政府把男女平等确定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各方面切实加强保障,强有力地推进了男女平等进程。但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部分妇女在社会分工和社会资源占有等方面仍处于相对弱势,歧视妇女的落后观念和损害妇女人格尊严的现象依然存在,法律规定的男女平等权利在某些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这不仅制约了妇女发展,也势必影响到社会和谐。我们要充分认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男女平等创造的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加大推动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力度,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以及教育、宣传等各种手段,切实维护好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两性平等参与发展、平等享有发展成果。
必须积极回应广大妇女的新期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自身的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新期待。不充分了解、不认真研究这些新期待,以人为本就很容易流于形式。我们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把妇女群众新期待的内容搞清楚,把不同妇女群体新期待的差异弄明白,从解决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为广大妇女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从而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妇女谋福祉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妇女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妇女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
必须加大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力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对妇女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群体结构等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妇女工作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们要继续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刻审视工作对象、内容、环境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深入研究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规律、妇女发展规律和妇联工作规律,着力推动解决影响和制约妇女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载体、工作机制以及妇联自身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贡献力量。
三
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为妇女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党的十七大描绘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亿万妇女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妇女发展的目标,即:妇女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妇女的经济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各项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妇女发展环境更为优化。同时提出了新的任务,即: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明显提高;妇女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妇女在社会事业发展中享有更多的机会与资源;妇女权益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这些目标和任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充分体现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体现了广大妇女的新期待。以中国妇女十大的胜利召开为新的起点,中国妇女事业必将继往开来,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开创妇女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需要广大妇女为之共同努力奋斗。妇女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伟大力量,也是解放自己、发展自己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妇女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增强参与科学发展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勇挑重担,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以出色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展示女性自身的价值。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认真履行公民义务,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要把学习作为毕生追求,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大力弘扬“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促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
开创妇女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需要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及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妇女事业发展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在新的起点上,各级妇联组织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广大妇女群众的新期待以及党赋予人民团体的新任务,进一步从“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找准工作定位,确定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工作举措。既要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努力为广大妇女全面参与、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又要牢牢把握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这一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切实推动解决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要立足于妇联传统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优势,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又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一些新的领域拓展职能、发挥作用;既要注重妇联工作的改革创新,为妇女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又要注重加强妇联组织自身建设,为妇女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既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妇女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妇女工作模式,又要善于学习借鉴各国妇女工作的有益经验,形成自身参与国际合作的新优势。
开创妇女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促进男女平等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大力推进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体系的进程,党政部门在制定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确定重要政策和重大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妇女的特殊利益和发展需求,增加面向妇女的公共服务,加大政策、资源、项目等的倾斜力度,自觉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决策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妇女儿童工作协调机构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不断提高妇女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协调、社会参与的妇女工作格局。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教育,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贯穿于大众媒体的传播之中,落实到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之中,坚决抵制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加强对贬损妇女形象、侵害妇女权益现象的舆论监督,使男女平等观念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