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应把握“五大特性”
来源:新华网
萃 岚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博大精深。要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必须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在弄懂弄通上下功夫。以笔者之见,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应重点把握“五大特性”:
一是“人民性”, 以人为本,人民本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闪烁着强烈的人民性的光辉。以人为本,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
线和群众观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民生问题上;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还权于民,还利于民,以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作为检验发展是否科学的最高标准。
二是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的产物,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在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战略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特别是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高度,科学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相统一、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等问题,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审视社会发展、指导社会发展、规定社会发展,明确提出发展的最高目的是为了人,并把这一思想用来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领域。
三是“科学性”,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伟大的实践催生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事业。科学发展观是有关发展规律的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丰富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确立了新的思维方式、文明模式和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进一步深化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找到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是社会建设的主题,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仅有生产力的发展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技术、人的素质、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民主法制等各种因素对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日益突出地体现出来。在这样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只有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四是“针对性”,兴利除弊,革故鼎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必要性,是我们破解改革发展诸多难题的“金钥匙”。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针对片面追求经济量的增长、忽视质的提高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指出: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仅要有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不仅要追求较快的速度,也要追求更好的效益;必须在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追求较快的速度,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社会进步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发展要依靠人;人又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为了人。
五是“前瞻性”,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预见性。胡锦涛同志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会上严肃指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忧患意识,言之凿凿,一针见血,谆谆告诫,语重心长,令人警醒。我国的改革成就巨大,发展举世瞩目,业绩令人鼓舞,成就催人振奋。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把忧患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才能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总之,践行科学发展观应把握上述“五大特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全党同志只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来,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团结和带领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