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的6家企业合力使诉讼本身变得更有收获,尽管需要花费时间,但中国民营企业的外交斡旋能力已经成熟和发挥作用,官司将“最晚不迟于5月”有所结果。
王振滔为实践中的中国企业家的坦然作了注解:输也是赢。怎么说呢?“对于公司来讲,我们会学到很多。有些东西,不打官司是不会知道的。另一方面,是要通过打官司让外国人知道,有这样多的私营企业已经在反倾销了。这种行动肯定会影响其下一步计划的制定。对于企业来讲,花很少的钱去打官司,并提高企业的名誉度,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赢了,不但我们企业得到了一个市场地位,而且会提升我们的品牌。如果输了,我们会像英雄一样赢得尊严。”
在焚烧“假”鞋的火焰中,孕育出了王振滔“皮鞋事业”的契机。
1987年,王振滔也是如此为温州鞋赢回了尊严。当时温州鞋已经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市场环境跌入谷底。而那时王振滔创办工厂,进入了制鞋行业的起点。
那时浙江省工商部门把在全国各地查抄的假冒伪劣的温州鞋,集中在杭州武林门一把火烧掉。与此同时,王振滔在武汉回温州的火车上,准备进一批皮鞋回武汉卖。路上,他听到了杭州火烧温州鞋的事。但武汉和杭州那么远,这场火无论如何也烧不到那儿去。实际上自己的皮鞋质量一直都不错,该没有什么问题。
第二天他刚进家门,未及换鞋,武汉那边的合伙人就打来电话:“出大事了,我们的鞋全被没收了。”
杭州武林门火烧温州鞋的报道一出,一夜之间,温州鞋被称为“瘟鞋”,全国皆知。很快,武汉的一份报纸在头版头条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武汉消费者脚踏30万双纸皮鞋》的新闻。之后又组建了一个临时队伍,专门清理市场。突然间,武汉市场上所有温州产的皮鞋全部被没收了,包括王振滔20多万元的货。
王振滔连夜赶回了武汉时,柜台空空如也。让他想不通的是,有关部门竟然在长江江边,以5元一双的低价处理没收他们的温州鞋。“如果我的鞋是假冒伪劣,你们可以集中销毁啊,不该拿出来公开销售啊?这是冤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