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十分担心地向本报记者指出,房地产已经陷入房价推动地价,地价进一步影响房价的恶性循环模式。对于政府来说,土地出让金的增加是好事,对于社会来说却是坏事,这种模式到一定阶段一定会断裂。
尽管专家多次呼吁改革“土地财政”模式,却看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变化。而万亿土地财政收入属于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去向却不透明。
难以为继的模式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12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814.4亿元,同比增加50%。其中三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突破1000亿元。
“价量齐涨”是去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主要原因。增加土地供应是2010年楼市调控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全国120个城市累计供应、成交住宅用地分别为39591万平方米、30216万平方米,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3%、40%。在其中的10个重点城市中,有9个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实现增长。
价格方面,2010年120个城市住宅用地楼面地价波动频繁,并在7月以后震荡上行;至当年11月,全国120个城市住宅用地楼面地价为213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9%,同比上涨10%。自11月起,随着优质地块入市,杭州、广州、温州等城市又重新冒出“地王”。价格因素对一些城市土地出让金的贡献率十分突出。比如,武汉、南京等城市2010年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同比增幅不到20%,但出让金的收入增幅却超过125%,地价之高可见一斑。“因为相信地价会涨,开发商也开始大规模的买地。”曹建海说。
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共为9100多亿元,约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35%;2004年此数字已接近6000亿元;2009年高达1.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左右。在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已超过50%,甚至占80%以上,均显示出过高的依赖度。
地方政府为什么会热衷于搞城市扩张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它可以使地方政府财政税收最大化。从国务院发展中心课题组蒋省三等研究员在浙江省等地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发达地区政府财政的基本格局是: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城市扩张主要依托于与土地紧密相关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发达地区的政府财政就是“土地财政”。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专区)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指出,中央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其基本手段是利用现行法律之路,加强土地管制和土地执法。而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地方经济和地方收入增长。一方面,由于现行财政体制的限制,地方政府既想干事,又没有资金来源,扩大征地面积和城市建设规模成为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对中央的土地政策,地方政府既要贯彻执行,又不能完全照办,变通和为我所用成为他们的生存之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