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骋
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负责人
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把关人
记者 张晶
1992年,在帮助马来西亚当地居民反抗外来非法伐木者的一次行动中,来自中国香港的卢思骋第一次发现了潜伏在自己身体内的环保激情,当时他还是一个激进学生运动分子,留着一头摇滚青年式的长发。
7年后,他行事风格开始变得稳健,剪了平头,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30岁男人,并成为一名职业的环保斗士——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的负责人。和很多NGO(非政府组织)不同的是,卢思骋们监督的对象是在华跨国公司,这曾使他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中国至今没有制定管理跨国NGO在华活动的法规,其在内地的活动一直依赖于政府默许,这比起从前卢在香港的活动困难了许多;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华一直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示人,是很多地方政府的座上宾,对其进行监督调查并非易事。
但卢还是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他上任伊始就提出跨国电子厂商在华倾泻电子垃圾的问题。在积极游说政府的同时,利用媒体第一时间披露证据。到2006年,电子垃圾问题在中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宏、戴尔、联想和惠普先后接受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不再向中国倾泻电子垃圾的协议。
另一个被监督的对象是某纸业公司。绿色和平组织前年在媒体上揭发其在华破坏2750万亩天然林之后不久,该公司一位副总裁立刻飞往北京,和卢谈判。两人从晚上九点开始一直激辩到第二天凌晨五点,这位副总裁终于答应遵循绿色和平组织的要求。已有两夜未睡的卢思骋毫无困意,马上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这一成果。
但就在发布会临上台前一刻,他接到电话,被告知该公司总裁拒绝承认这份合约的合法性。对方临时变卦使得卢措手不及,只能在那场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更多的关于该公司非法伐林的证据。“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我甚至在办公室里哭了。”卢对《环球企业家》说。后来又经过一年的拉锯战,今年2月国家林业局终于下文禁止该公司的行为,卢赢得了期待已久的胜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