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改革开放从足下的鞋子说开
文/金笔头
改革发展波涛涌,市场经济风雷激。中国改革的舰船从1978年启航,弹指一挥间,时光已整整过去30周年。
想当年,我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可如今,我已进入了不惑之年。说起3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实在太快,变化实在太大,要说的、要讲的也实在太多,一时无法穷尽。在无法找到切入点表达自己内心那份激情的时候,下意识看看自己的脚,顿感豁达,从足下的鞋子说开去,也许能达到见细微致广大之奇效。
鞋子,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生活必须品,人人不陌生,伴您走人生。可以说,就是这双鞋子30年来的变化的细节,见证了中国30年迅猛发展、快速变化的全过程。30年前最初几年里,中国人普遍穿着圆口小布鞋,有钱一点的人配上一双白色尼龙袜。鞋子总量按贫富程度也不过一两双,四季都穿一双鞋、一双袜。颜色千篇一律为黑色。走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沙土路上,大风一起飞沙走石,天地玄黄。一阵大风过去,大姑娘好似满头的发,成年男子的胡子也似乎变粗了些许。后来随着时间推移,生活变化、观念更新,开始穿上松紧口布鞋。在鞋面的两边各嵌入一块2寸左右长的松紧带,给脚更多伸缩空间,以增加脚的舒适感。生怕布鞋底磨破,就在鞋底的前后各钉上一块皮垫。少许有门路或有钱的人穿上黄色偏绿的解放鞋,那是一种自豪与满足啊!
那时的布鞋全靠女人手工缝制,不敢奢想有自动化生产厂家。女人白天在地里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纳鞋底、缝鞋帮、用麻绳上鞋子。那时,专为人上鞋底、补鞋子的叫鞋匠,也叫皮匠。姑娘找婆家时,缝补做鞋的针线活,也就成为一个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衡量标准。记得那年我下乡插队时,背包里还揣着我母亲亲手连夜缝制的两双千层底布鞋,还有母亲殷勤的嘱咐和牵挂的眼神。
随着改革步伐的推进,也大约在改革10年后,国人开始丢掉布鞋穿上皮鞋。皮质一律是人造革或是猪皮的,非但易破易变形,款式上也很呆板,并且还要打铁掌,走起路来咯咯作响,带有炫耀的意思。后来,有钱的人开始穿牛皮鞋,有方头、尖头、圆头,也不再打铁掌。如今是人人穿皮鞋,款式日新月异,你能想到的都有。不但穿国产的,也穿进口的;不但穿牛皮、软牛皮,还有更名贵的鳄鱼皮等等。当下,乔丹、阿迪达斯等世界品牌运动休闲系列成为年轻人的最爱。西方人穿得,咱中国人都穿得,更讲究舒适、美观、气派、品牌、尊贵。脚下的路也不再是尘土飞扬的沙土,而是宽敞明亮的沥清马路,一尘不染。
寻常百姓脚上鞋变化的细节,见证着中国改革发展的历程,见证着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巨变。不论是穿圆口布鞋、松紧口鞋,不论是穿猪皮鞋或是牛皮鞋,不论是穿国产鞋还是穿世界名牌,中国人坚定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前进的信念从未动摇过,凭借“肩扛犁耙眼望天下”的、“手里牵牛胸怀全球”的抱负,成就伟业的气魄,踏实而睿智地向着复兴的目标跋涉——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征途多少险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求真务实是中国人的精粹,永不服输是民族脊梁。中国人迈着坚实的步伐,这脚步掷地有声、正正堂堂,一路风雨、一路豪迈,踏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一条引领中国走向强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条民族复兴之路,一条科学发展道路,一条和谐发展道路,一条让人民幸福、让世界惊诧的道路。汶川地震中挺立伟大的中国,“神七”漫步太空见证大国的崛起,北京奥运向世界宣示中国的成就,展示大国的风采。
改革无穷期,发展无止境。蓝图已展开,目标已锁定,前进的征途上充满挑战,中国人前进的步伐依然铿锵,依然稳稳当当,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困难有多大,中国有多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