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1986年)这种颇有争议性的影片被禁也就不难理解了。影片表现一对患难男女的感情经历,同时大胆地揭露了另一种人龌龊的、下流的面目,深刻、细腻、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从反右到“文革”的历史,在二十年前是比较敏感的话题。这是一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最具震撼力的影片,也是谢晋作品中最具人性真实魅力和丰富表演的典范。影片中,姜文和刘晓庆两位重要演员的完美结合成为影片的卖点,也奠定了两人后来在影坛中的地位。
《活着》被誉为代表张艺谋艺术水平的巅峰之作,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由葛优和巩俐主演,葛优更凭此片精彩绝伦的表演获得戛纳影帝,一跃成为中国影坛大腕,此片却始终无法在国内上演。
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许多人都是靠作品“出口转内销”而声名鹊起的,而许多在外获奖的影片在内地常常不被官方看好。
陈凯歌的《黄土地》1984年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被誉为“1949年以来最佳中国电影之一”,许多国际重量级影展级纷纷挥动橄榄枝,墙内开花墙外香,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当时也险些因“歪曲革命历史,故能吸引对中国心怀叵测的西方资产阶级”被禁,因顾及国际影响而作罢,但改为禁止再参加国际影展。不过陈凯歌从此走上康庄大道,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大腕导演。相形之下,与他同期出道的另外两位第五代导演代表张军钊和田壮壮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1984年,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陈凯歌的《黄土地》、吴子牛的《喋血黑谷》、田壮壮的《猎场扎撒》,被视为“第五代电影”的开创之作,其先驱作品《一个和八个》采用完全颠覆传统电影的题材和手法,拍出了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在内部试片时博得业内一片赞誉,然而在送审时却引起很大争议,不断删剪修改,折腾一年多,最后连结局都做了完全违反原意的改动方才得以通过,但影片已经面目全非,公映后反应冷淡。在陈凯歌《黄土地》高奏凯歌的时候,“革命先驱”张军钊却一蹶不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