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目睹巨大落差
与余楚媛生于香港这样的国际化背景相比,曾获得“亚洲最佳CFO”的亚信公司CFO韩颖则远没有那么幸运。

韩颖
韩颖可以说是国内最早接触西方会计实务的人之一。“当时国内的企业对利润还几乎没有概念,财务主要看成本,因此成本会计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从返城知青辗转成为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下属运输公司的成本会计,韩颖负责厂部、车间、班组的三级成本核算。从汽车修理工到会计,她有机会再次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对于韩颖来说,职业生涯的最大转机来自于中海油。1979年,海上石油作为外资进入中国最早的领域,开始有所动作—中海油有了第一个和外商合作开发的项目,总部财务部急需财务分析人员,英语不错的韩颖因而有机会从塘沽调到了北京。
“一到总部,才发现我要做的事与以往的工作几乎全然不同,最主要的工作叫做‘敏感性与可行性分析’,一下子要分析中海油和外商合作的油田从投入到生产、乃至最后产生商业价值、长达20年的时间里所有投入和产出的情况!其间的参数有上百个,每个参数的微小变化,比如一个点或者出现的时间提前或推迟一个月,都会令结果大相径庭——这就是敏感性的含义所在。”此时,不仅是年轻的韩颖,包括总部的老会计师在内,中方所有的财务人员都会被这样的题目弄懵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