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开发商是否借名校欺骗
业主提供的“鲁能·星城”宣传资料上确有“三大巴蜀名校本部落户,打造原汁原味金牌教育社区”“拒绝贴牌、拒绝分校、拒绝挂靠,做重庆首家原汁原味大盘名校配套”等语句。购房合同附件中具体内容为业主子女“可就读巴蜀小学高年级部或巴蜀小学本部(买受人可自由选择),其捐资助学费按学校当年对外公布费用的50%收取”。
业主、学生家长周女士说,学校办学许可证是2007年8月31日下发的,许可证上校名是鲁能巴蜀小学,同年9月秋季入学通知书和缴纳捐资助学费及学费等收据上的公章却都是重庆市巴蜀小学,直到这学期变成鲁能巴蜀小学,校方才承认是民办学校,这是故意哄骗业主。
山东鲁能集团重庆鲁能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推广主管段炼说,业主对合同条款有误解,巴蜀与鲁能联合办学合同约定,由鲁能投资,巴蜀全权负责日常管理经营,鲁能不参与管理和利润分成,所以对学校收费、教学等都不过问也没有决定权。
鲁能公司负责人表示,业主的学校转公办等要求不是开发商能解决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房地产业内人士说,此次纠纷事件只不过是“大盘+名校”模式缺乏规范的一次爆发体现而已。重庆甚至全国目前更多楼盘是以租赁土地并在约定年限参与学校分配利润的合作模式推出“大盘+名校”,不仅在办学资金、生源问题、产权划分等方面存在矛盾隐患,而且这种“贴牌”“挂靠”式教育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