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当他看到地平线的另一端和现在的状况有差异,他就会紧守投资,很有耐心地等待那天来临
,不会在中间遇到困难时就收手。他总有能力看到未来。”陆法兰说。
“他的故事,就是一连串的好交易。”和记黄埔前任董事总经理马世民(Simon Murray)如此形容。
从长江集团几个重要交易中,可以看出他所谓的“步步为营”,其实反映了他“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
疾而速、无为而治的”16字经营哲学。也就是先知己知彼,其后按部就班的执行计划,有充分准备,遇到机会
就能迅速出击。然后,靠制度管理庞大的事业。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谨慎与开创,对他而言绝非矛盾关系,而是因果关系。
长江集团57年发展中,最重要的几个历程,分别是:一、击败英商置地,夺得地铁中环站与金钟站上方的
物业发展权,成为香港地产新霸主;二、购并和记黄埔,取得香港四大英资公司之一的控制权,亦创下华商购
并外资最大交易案;三、购并加拿大赫斯基(Husky)能源,拥有全球可发展油砂储存量最高的能源公司之一。
这三个历程,分别代表李嘉诚从“塑料花大王”,变成香港地产大王,再跨行成为全球货港与零售商霸主,及
未来可能的能源巨擘。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赫斯基,也是长江集团旗下市值最大的三家公司,是该集团对外购并、对内控股的
三大主角。以下介绍李嘉诚三次大转型的三个代表性交易,由此可看出他为何能兼具开创与谨慎。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初期,李嘉诚在董事会中,就多次发出“要超越英商置地”宏愿。当时,置地(The
Hong KongL and lnvestment and Agency Company Limited)拥有的土地与楼房价值,是长实的数十倍。“我
们听到他讲,心里充满疑问,心想这有可能吗?”当年担任李嘉诚秘书,如今任职长江实业非执行董事的洪小
莲说,“没想到,才不过几年,我们真的超越了。”
让长实超越置地,拿下香港第一大地产公司的关键战役,是“邮政总局大厦竞标案”。1975年,香港地铁
公司成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