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没有家
文/梁 衡
(一)
近读一篇谈烈士后代赵一曼之子境遇的文章,暗吃一惊,阴影在胸挥之不去,并生出许多关于家的联想。
赵一曼受命到东北领导抗日工作时,孩子才出生不久。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烈士抱着孩子的那帧照片和那份著名的遗言:“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但是,宁儿,就是后来的陈掖贤,成长情况并不理想。因母亲离开之后父亲又受共产国际派遣到国外工作,陈掖贤被寄养在伯父家,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性格内向,常郁郁不乐。新中国成立后,生父回国,但已另有妻室,陈掖贤也未能融进这个新家。陈掖贤的姑姑陈琮英(任弼时爱人)找到他,送他到人民大学外交系读书。但毕业后陈掖贤却未能从事外交工作,原因说来有点可笑,只因个人卫生太差,不修边幅,甚至蓬头垢面。
作者在采风
后来他被分配到一所学校教书。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说组织上对这位烈士子女还是多有照顾,但他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致命弱点:自己管理不了自己的个人卫生和每月几十元的工资。被子从来不叠,屋内烟蒂遍地。钱总是上半月大花,后半月借债。组织上只好派人与他同住一屋,帮助整理卫生,并帮管他的工资。后来甚至到了这种程度:每月工资发下,代管者先替他还债,再买饭票,将剩余的分成四份,每周给一份零花钱。但仍是管不住,他竟把饭票又兑成现钱去喝酒。一次他四五天未露面,原来是没钱吃饭,饿得躺在床上不能动了。陈掖贤的婚姻也不理想,结了离,离了又复,常为家事吵吵闹闹,最后的结局是自缢身亡。这真是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