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持票人对票据债务人行使票据权利,或者保全票据权利,应当在票据当事人的营业场所和营业时间内进行,票据当事人无营业场所的,应当在其住所进行。 
    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 
    (一)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 
    (二)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 
    (三)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 
    (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 
    票据的出票日、到期日由票据当事人依法确定。 
     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
35.   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 
    (一)表明“汇票”的字样; 
    (二)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三)确定的金额; 
    (四)付款人名称; 
    (五)收款人名称; 
    (六)出票日期; 
    (七)出票人签章。 
    汇票上未记载前款规定事项之一的,汇票无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