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受助者也可能对资助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很多资助者由于没有明确的资助规划,经常做出即兴的资助行为,比如,看到对方缺什么就送什么,或者毫无理性地鼓励对方提出要求,甚至为了宽慰对方,让其坦然接受资助而假借亲戚关系。这使得一些心智不成熟的受助者误解甚至滥用对方的善意,把资助者当成提款机。笔者曾经接待过一名寻求心理帮助的女大学生,她十分怨恨自己的“表哥”,甚至有杀了他的冲动……原来,“表哥”其实是几年来一直资助她的陌生人,对她几乎有求必应。最近几个月,他却突然失踪,连手机号码都换了,答应帮她办理出国的事眼看就要泡汤,她感到被骗了,内心充满了绝望……很显然,在这种人造“亲情”的装饰下,他们间原本应保留的距离被突破了,女大学生对假扮“表哥”的资助者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心理期待。
如何更好地让善意开花结果?
面对一份来之不易的资助,受助者常常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不明确的资助意图让他们焦虑不安,因为这种不确定的资助可能会随时中断;不切实际的心理期待,让受助者不得不考虑伪装自我,扮演对方期待的角色;在尊重与尊严的对决中,不得不放低自己的尊严……我们丝毫不怀疑孙俪母女有美好的心愿,用她们的力量帮助一个孩子走出了大山,但善始却并没有善终。如何才能降低这种资助的道德风险?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