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文化在企业里的表现也是如此。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中国的企业大多比的是量的多少,如多谈总量指标,多谈销售收入,很少谈及效率指标,风险指标,很少谈质。国有企业如此,民营企业也是如此,不然民营企业不会出现这么多的多元化。量文化确确实实把中国害苦了。
相比之下,青岛啤酒既传承中国文化中的诚信优良因子,也继承了德国文化中做事认真的优良因子。
我举一个例子,在青岛啤酒博物馆,人们可以看到一台110年前的西门子电机,它是青岛啤酒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现在这台电机依然还能够正常运转,这既说明德国这种优秀文化因子所培育出的产品,具有非常高的质量标准,也说明了我们诚信、认真的文化,在使用和维护这台电机上的高标准。
我还要讲一个体现在青啤员工行为上的小故事,这恰恰能表现出文化的作用,不然我谈的文化是口号、是标语,没有用。能体现在员工行为中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文化。
我们有个普通的老员工要去世了,他的徒弟去看他,他拉着徒弟的手说,“我们的煮沸强度千万要控制好”。这在电影上才能看的到一幕,在我们普通的员工身上表现出来了,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
青啤文化得到了代代传承。包括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师傅就告诉我“好人做好酒”的道理。好人,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事的人,只有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酒,才能做出好酒。
有一个新徒弟进厂,他的师傅指着酒池子告诉说,这就好比是你爹的酒壶。他要让这位徒弟懂得怎么爱护和刷洗它。试想,哪有儿子不对爹负责的?这就是企业文化深入人心的具体体现。
正是这样的一个质量文化,支撑了青岛啤酒走过了一百年,因而赢得了海内外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过去的青岛啤酒文化,更多表现的是制造文化。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功能是制造产品,而不是商品,所有的产品由国家决定供给,根本不用推向市场,也无需操心市场,因此那时文化突出反映的是制造文化。
制造文化培养了员工对企业的非常忠诚,我把它命名为“狗文化”。即对主人的忠诚,对上级的忠诚。它遵守的是家规,领导叫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需看市场,因为它不需要市场。干得好,领导多给发点奖金,更早时候还没有奖金,提提级、提提干,已是很荣耀的事了。
在计划经济年代中,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文化。直到现在,这种文化在制造环节中,仍然要保持和传承。
尽管如此,但我们更需要文化改良,因为如今的青岛啤酒,已是市场经济文化,是天天看着消费者脸色去做事的文化,我们把它比作“狼文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