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法跨越的鸿沟
王永松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家在广东湛江郊区,工厂的同事,快餐店里的老板娘,都喊他靓仔。这个18岁的打工仔最讨厌别人喊他农民工。
在王永松的印象里,农民工是个带有污蔑意味的词儿。出生于广东湛江农村的王永松,对于城乡差别的最初感受,源于小时候的一次走亲戚。
1999年,10岁的王永松,第一次被父亲带到广州大伯家走亲戚。在大伯家,王永松第一次看到了以前只在电视里见到的电脑,大他6岁的堂哥帮他申请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QQ号。
十年前的一趟广州之行,王永松感受到了当公务员的大伯和在老家种田的父亲之间巨大差别。城乡差别的印象深深地烙在了王永松的心头。
那一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为城镇居民的收入的两倍多。从那时起,王永松开始明白父亲为何从小教育他“好好读书,以后上大学进城坐办公室”。
“这些年家里三个兄弟姐妹读书,都是靠父亲在广州打工养着。”王永松说,家中的几亩水稻只够得上全家一年的口粮,种田早已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眼下,家里的三个姐姐分别在珠海和中山打工,而50多岁的父亲,仍然在广州一间小餐馆的后厨里掂勺,肩膀上搭着的一方毛巾,终日为汗水所浸湿。
城乡天壤之别,早在王永松父亲那一代人中就已经存在。王的父亲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用奶奶的话说,父亲的那条命是捡来的。父亲读完初中不久就进入大队的生产队,成了一名挣工分的壮劳力。
1949年,当时中国为了发展工业,设立了城乡二元的管理制度,利用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村大量获取工业发展所需的廉价原材料。仅1960年到1978年这十九年间,据不完全统计,通过统购统销,农村为城市工业奉献了3400亿元人民币的价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