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条路径的‘冷’衬托出农村选举的‘热’,当村干部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以获得其他方面一些利益。”而许多情况下,在熟人社会的农村,农民想通过选举当选村干部,在村里没有相当的“人脉”和“背景”也是不行的。
山西一名年年都参与当地公务员招考的基层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在公务员、大学生村干部的招考中,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需要靠关系进去,一些劣势部门招聘竞争不太激烈,招考过程还是比较公平的,但一些强势部门就完全需要靠关系,“笔试后就是面试,所谓面试就是凭‘面子’来的”。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大阳镇副书记员国杰说,一旦“凭关系上岗”风气形成,无形之中将迫使无权无势者放弃这些工作机会。他们已经没有信心去竞争,认为报考是徒增就业成本、浪费时间。
落实就业公平亟待根治招聘腐败
不公平的就业竞争不仅阻碍了人们的正常发展,久而久之对社会风气也形成了毒害。半月谈记者发现,一些基层群众对于就业过程中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竟然持宽容态度,认为如果能真正办了事情、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需要花一些钱也是好的。
有专家表示,社会中不同层次人员的流动,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特别是从收入、地位等较低层面向较高层面的流动,流动越活跃、渠道越畅通,社会通常越有活力。那么,如何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员国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无论是大学生就业还是选拔干部,都应增加面试环节的透明度,通过适当的渠道比如网站展示应聘者整个面试环节的表现。这一方面能体现出公平竞争,让所有参与者对结果心服口服,另一方面也给落榜者下一步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参考。必要时,应该公开进行面试。
针对“十二五”期间落实就业公平的改革举措,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国家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方面,应破除种种不合理的障碍以及歧视性的政策措施,尤其要打破那些垄断行业、权力部门的就业壁垒,防止近亲繁殖,尽可能实现就业公平。国家应当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约束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加强监督并纠正各种歧视性招聘行为。(《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1期,记者 潘旭 南婷 王军伟 王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