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大家对无人机使用的呼声很高,但还没有国家层面的标准出台。
“早些年,由于无人机研制生产的进入门槛较低,国内有近百家企业在参与竞争,市场比较混乱。随着市场的规范与竞争淘汰,目前,真正留下来的企业屈指可数。”王晓军说。
从技术发展方向上看,国内外的无人机正在朝着高端方向发展,追求高空、高速、长航时。航天技术在无人机领域中的独特优势无疑将大有发展前途。有人大胆预测,无人机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将航天、航空技术相融合的发展。目前,十一院恰恰在此方面干得不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动向,将十一院作为集团公司无人机产业化发展的牵头单位。于是,该院也开始了无人机的“京津布局”:北京侧重无人机的总体设计,天津侧重无人机的产业化发展。准确地说,高端固定翼无人机以北京的总体部为依托进行发展,主要完成气动外形设计和风洞试验;天津产业基地则优先完成批量生产任务。
与很多企业先做国内市场再做国外市场的发展路线不同,该院无人机的市场拓展却是“反其道而行”,首先把握住了国际市场的先机,连续成功地开发了多种出口型产品。目前,该院已经成立了无人机公司,并把市场策略调整为“国内、国外并重”。实际上,国际市场的开拓成果对国内市场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更让该院感到自豪的是,经过多次飞行检验,彩虹无人机的表现十分完美,出勤率很高,只需要很短的检查准备,无人机就可以重返蓝天。这是考核无人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在研制无人机时遇到的瓶颈问题。该院认为,只要“性能先进、质量可靠、价格适中”,十一院就一定能像开拓国际市场那样打开国内市场。
“未来,我们希望能达到三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增加研发设备,提高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批量生产能力,形成产业基地集群;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制定出无人机自主研发的规范。”王晓军满怀信心地说。
(责任编辑: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