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的血缘
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从一家只有“五个人一间办公室”的“三产”公司发展成为
总资产738亿元的综合性财团,这个传奇式的发展过程在熟悉电力行业的人士看来,却并不
神奇。“在鲁能的后期发展历史上,占据垄断资源的电网公司起了关键作用。”一位电力
业内专家指出,“没有电网公司,就没有今日之鲁能。”
脱胎于国网山东电力集团的背景,鲁能的发电厂一直备受“呵护”。根据中国电力企
业联合会统计,在2005年全国发电机组平均发电小时数下降的情况下,鲁能发展集团的发
电小时数仍然上升了6.1%,达到了5902小时/年。这一指标远高于国电、华电、中电投等大
型发电集团,与华能集团和同为电网职工持股企业的贵州金元电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一起
,高居发电利用小时数的“第一梯队”。
完成职工持股改造的鲁能,正在迎来国家电网公司力推的特高压电网项目带来的宏大
机遇。
尽管鲁能集团在山东省内装机容量早已占到10%以上,但在鲁能集团政治工作部金涛看
来并不多。他告诉《财经》记者,鲁能集团主要发电资产在于2003年之后发展的“增量”
部分,大多来自其遍布全国的煤电基地。这些大型煤电基地多与当地政府或者发电集团合
作,且因配合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力推的特高压计划,在贷款和土地审批等方面得到多方“
关照”。
前山东电力集团董事长刘振亚于2004年底升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国家电网公司建
设特高压电网的计划提出于2005年年初,自此以后,业内就特高压电网安全性、可行性的
争论之声与国家电网公司坚持推进的力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电监会一位官员曾对特高压电网项目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调查,他告诉《财经》记者,
特高压输电线的起点附近,分布着众多鲁能的煤电基地。这些煤电基地的规模庞大,装机
容量动辄几百万千瓦。
为什么各地政府与企业愿意选择鲁能共同开发煤电基地?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公司的
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煤电联合的企业把电发出来不难,难的是怎么把电送上
网——“没有电网背景的企业,入网就难,即使能够接入电网,同样的电,煤电联营企业
往往不能享受与其他电厂一样的价格。”
2006年11月28日举办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之上,国家电网公司强调了特高压的
发展规划——在2020年前后,国家电网公司要建成覆盖华北-华中-华东的交流特高压同
步电网,同时建设西南大型水电基地±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出工程,构成联接各大电源基
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
2006年8月19日,国家电网公司百万千伏的交流特高压实验工程正式奠基。这一工程起
于山西长治,经河南南阳至湖北荆门,全长约653.8公里,工程总投资约58亿元。在这一工
程的起点——晋东南地区,分布着河曲煤电项目、王曲煤电项目、晋东南煤电化基地等多
个大型煤电项目,这些项目均属鲁能所有(参见表A:特高压项目中的鲁能利益(1))。
按照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出具的可行性报告,特高压工程的骨
干网架将覆盖南到广东电白、北到黑龙江呼盟,西到云贵高原、宁夏和陕北,东至上海,
形成全国联网“一纵四横”的格局。鲁能正在建设的晋北煤电铝基地、新疆哈密煤电化基
地、宁夏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山东菏泽煤电基地等十多个“巨无霸”项目,多与特高压
的“一纵四横”相对应(参见表B:特高压项目中的鲁能利益(2))。
2006年以来,鲁能集团投资的一系列大型发电项目已陆续建设完成。据媒体报道,按
照鲁能集团的产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鲁能拥有装机容量预期将达3600万千瓦——根据中
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2005年末,中国最大的发电集团——华能集团在控股了内蒙古
的北方电力公司之后,其可控装机也不过4321万千瓦。
“鲁能新上的这些大型煤电基地,位置好,又有电网的支持,盈利不成问题。银行都
是追着我们贷款。”鲁能矿业集团一位正在参与煤电项目建设的中层干部告诉《财经》记
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