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一条路和一座桥的变迁
陈革宁
一条路,是指从我们村穿村而过的316国道的一部分,前些年,这条路被称之为华双公路——甘肃通渭县华家岭至陕西省凤县双石铺。查阅文献,得知其全长414.3公里,是一条打通大西南与大西北交通要塞的路,由民国时任交通部公路总处处长的赵祖康主持修筑,是抗战期间从大西北向成都、重庆输送物资的大通道。民国21年(1932)12月,由西北公路局设计,分段招标承包修建,民国27年(1940)12月建成,全部费用2557600元(法币)。其中徽县境内经麻沿河、江洛、游龙川、伏家镇、银杏树、城关、永宁等乡镇,长120公里,民国27年(1938)年6月2日夜,一辆载重2.5吨的木炭汽车驶经徽县,百姓围观。华双公路徽县段本年7月全线通车。1973年,筑成柏油路面,属3级公路。
一座桥,是与我家紧邻的游龙川桥。翻阅《徽县志》,在第380页,对这座桥介绍如下:游龙川桥,位于华双公路295+665公里处,原桥为4孔50米大架桥,1950年10月至12月由西北交通部公路局天水工程处拆除重修,系石台钢筋混凝土连续平板固结式桥。1968年,改建为双曲拱桥,4孔,全长76.5米,宽7米,载重13吨,挂60吨。
去年5.12特大地震后,316线陇南段被省上列入灾后重建项目。今年春节过后不久,有一天给家里打电话问候父母,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说家门前的路又要重修了,正在测量哩。大约一个多月前吧,妻去乡下办事,回来后说工程队正在路边搭建工棚,这次不单要改修公路,连我家门前的大桥也要拆掉重修。我当时听了,心里很有几分失落。那座差不多与我同龄的桥可是陪伴我度过了数十年的时光呵!童少时代,我和伙伴们无数次的在桥洞里捉迷藏、避雨乘凉。夏天,新麦子出场,桥面上是一庄人公用的晒麦场。下雨天农闲时候,庄里人聚在桥上,手扶栏杆看水涨水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家建起新屋,与桥成了紧挨着的邻居,出门一抬头,眼里看见的就是桥。去镇上赶集,上路第一脚踏下去就在桥面上。河谷上下数十个村子里的人南来北往,去东走西,桥头上是约定俗成必不可免的候车点。我出门在外多年,有人问起我家在何处时,先回之曰:在游龙川。人家再问:游龙川啥地方?我便答说:游龙川大桥头上。如此答复,清楚明白,即便从未去过,不须打问,也可直接找到我家,因为有游龙川大桥在那里指引着哩。游龙川大桥成了我们那里的标志性建筑。
失落过后,很想赶回去再给那桥拍几幅照片存念,却因琐事缠身未能如愿。我只能在心里存一份深深的遗憾。五一假期,父母来城里,从他们口中得知,公路已经动工重修了,桥也开始拆除了。“沿路又增加了好几处桥,把弯路都取直了,年底路修好,以后来城里,最多三四十分钟就到了!”父亲难抑心中的喜悦,对我叙说道。受了父亲的感染,我心中的遗憾顷刻间一扫而光,心境宛如阳台上透进的阳光明快起来。
这条路和这座桥诞生60多年了,曾几何时,路是县内唯一的一条等级公路,桥是华双公路在本县内屈指可数的几座桥梁之一。近70年来,路和桥都经过了多次重修。从我家所在的村子到县城,相距虽说只有不到40公里,但却是一路沿河蜿蜒,曲曲弯弯多盘旋,中途还横着一座架子山梁。二三十年前,走一趟县城,能搭乘上县运输公司一天一趟的“大轿子”,尽管要磨蹭近两个小时才能进城,尽管挤得人气都喘不匀,那也是十分奢侈的享受!当时的车费虽说只有九毛钱,但多数人都是骑着自行车进城,原因除了怕花钱,更多的是因为挤不上。近十多年来,这条路经过几次修修补补,路况有所好转,车流量急剧增加,车多了,进城也方便多了,从我家门口坐上车,一小时左右就在城里了。这回有了大动作,把路再一取直,距离缩短不说,重要的是车辆从此就能加足马力往前跑了呀!
在进一步了解家乡这条路和这座桥及县内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变迁时,我在《徽县志》里还看到了以下一段关于“运输工具和运输”的文字,将这些文字和路与桥的变迁结合起来读,也许会更加全面一些:
旧时山区多为人背肩挑畜驮,工具有扁担、抬杆、背斗、背架子、箩筐、口袋、绳索等;河谷川区长途以大车为主,亦有使用手推独轮车、架子车和小畜力车者。另外,婚娶用轿,亦有骑骡马者。丧葬多为人抬,亦有用车者。富人外出则骑马、坐滑杆,亦有坐畜力轿车者。清末,县城北街皮条巷有轿铺一家,备轿3台,滑杆5架,葬车一辆。民国前期,长途运输仍以畜力、轿车和大车为主。民国27年(1938年),县内始通汽车路,设有车站,但仅以过往车辆运载货物捎带行人。民国24年(1935年),徽县始有自行车,俗称脚踏车。民国后期,木轮马车、人力车渐多,多属商贩所有。民国34年(1945年),北街永盛源商号(酒坊)业主天永录购美国产载重4吨汽车一辆,一年后被拐失。1950年,县内始有胶轮架子车。1954年,始有胶轮马车。1958年3月,县委购美式吉普车一辆。8月,徽县购进格斯63载重2.5吨汽车一辆。1959年,始有拖拉机,8月,全县有意大利非特18型拖拉机2台、捷克克特拖拉机1台,上海工农手扶拖拉机5台。1967年,有汽车7辆,1969年增为10辆。1970年以后,汽车、大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胶轮马车、架子车增多,尤以手扶拖拉机最多。1980年以后,马车、手扶拖拉机、人力车等被各种机动车辆所替代。1990年后,各种机动车辆猛增,汽车、农用机动车和摩托车等得到普及。
从上述一组组交通工具的变迁里,不难看出家乡60多年来走过的艰辛历程。通过家乡一条路与一座桥的变迁,更可以清晰地看出人民共和国建设、发展的轨迹。从当初的窄狭小路到一次次拓宽后的宽阔大道,从泥泞遍地尘土飞扬的沙砾路面到30多年前的沥青铺就,再到这次灾后重建大规模的截弯取直、拓宽,以及沿线诸多桥梁的新建,每一次变化,都是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充分展示,都是共和国由弱到强由贫到富的明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