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比上一届知道该做些事先准备了,自己也多少找到了一点感觉;第三年就开始追求报道深度了;第四年广经中心领导指示说要追求动态报道,于是王小丫冲起来就更加奋不顾身。因为记者人多,一见代表就会把人围起来,王小丫还发明了现场“绑架固定采访法”,由摄像师帮忙,一边拍一边扒拉人,而王小丫则是上去就把人胳膊一挎紧紧挽着,随便代表左转右转,既然已经被拽住,也就躲不过王小丫的“野蛮女友”式采访了。2002年,利率问题是热点,人人都在追着中国银行行长周小川采访,还是王小丫眼尖,有一天,竟然把周小川直接堵在电梯里,一边直升一边采访,可电梯到3楼只有30秒,再继续跟着人家到会场门口到座位上追问到底。那一年的全程动感采访,王小丫每天完全是在一溜小跑当中完成的,之后同事跟她开玩笑:你这鸭子跑两会,简直就是章子怡演《我的父亲母亲》嘛,整部片子一直都在跑,而且还有警匪片的意思,撵着人家围追堵截。
到2004年,又发现老是这么鸭撵式动感地追呀堵呀,无法将主题深入下去。于是又决定要让采访往深入里走,她专门找到一些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比如民工加薪、医疗难等等。广经中心的领导也发现王小丫跑两会,更适合的还是跟基层代表打交道,所以就派她直接去跟农民对话或干脆跑工地跟工人聊对两会的希望和要求。正巧北京各建筑工地四川籍的打工者相当多,于是王小丫就用四川话跟人家套老乡,结果观众还特别喜欢看她的川味儿特色采访。
最精彩的一次有预谋伏击高官采访,王小丫至今回忆起来仍然眉飞色舞,那是广西发现禽流感而且是重灾区,王小丫事先得知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要去《新闻会客厅》接受专访。于是王小丫跟同事们先让梅地亚宾馆的餐厅炖了一只鸡,全部“埋伏”做好之后,就由王小丫卡着钟点,愣是半道把人家自治区领导的车给截住,再生生把人家拽下来,直接拥进餐厅,于是就做成了一期《曹伯纯吃鸡》,以让广大群众不要惊慌过度。之后节目反响特别好,曹伯纯本人也特别高兴。可就在自治区领导被拦截之后,白岩松那边不干了,打电话过来说:小丫,你这么干可太不够意思了,我们这边还等着呢。王小丫就躲在一边打电话对付他说:再等等、再等等,我们这儿才刚吃了一只鸡翅。
再后两年跑两会,广经中心领导和王小丫又经历了一件突发事故:一个矿区的孩子因为矿难失去了父亲,结果就想到把省委领导请到演播室,和这个孩子坐下来对话。
这期节目做完之后大家又坐下来一番研究,发现这样让最底层的草根群众,借两会机会,和平常见不到的高层领导直接对话,从而让报道也表达出一种民意,就等于把高层和基层两头给连在一起了。
2005年初春,《新闻频道》邀请王小丫一起过去研究如何报道两会,她非常受宠若惊地去了,人家聊她就听着,忽然间她就偷了人家一个点子,因为有位专家提出:电视台其实也可以借助强大的传播能力,让高官和老百姓在演播室里见面,这样会里会外、上上下下就能互动起来了。王小丫闻听此话之后,马上回广经中心向领导作了汇报,最后决定,代表们是在人民大会堂开两会,而咱们就把高层领导和普通老百姓请到演播室进行交流,然后就以民间的方式,为人大写提案,再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把这些提案直接带到两会上去。于是,广经中心就做了六期《春天的约会》,是由王小丫和陈伟鸿共同主持的。内容不但涉及到家庭暴力、贫困大学生,还专门邀请过艾滋病患者,用毛玻璃隔开,再把卫生界的代表、卫生部副部长请来,就在演播室里共同对话。这样的节目内容和形式一经播出,立即在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
我接触过几个专门跑两会的记者,也跟他们谈起过跑两会的感觉,一般表情都是相当凝重加严肃,多跑几年的,甚至还会产生照本宣科的重复不兴奋感。
可当我把这问题向王小丫提出时,她的眼睛又开始放光了:“刚开始不行,但慢慢地,我开始跑出了一种温暖感。”
见我有些诧异地望着她,王小丫就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件新闻事实:“必须承认,有些媒体的做法,太理直气壮甚至过于粗暴了。好像总在暗示:既然我是媒体,所以我就应该这样或可以那样。可实际上,我们做媒体报道,还能不能对每一个个体的人多一点尊重和温暖呢?”
“比如有一件事,就曾带给我非常强烈的反思。我们有一个很优秀的记者,他去拍一个空调生产企业。其中一段是关于质量管理,空调出厂最后一道工序:是由女工给不同型号的空调贴产品标签,比如说1匹或2匹的就要区别开来。但某一次,这女工因一时疏忽,就把A型空调标签给贴到了B型空调上,她因此受到严厉惩罚,狠抓产品质量管理嘛。恰恰这之后,我们的记者采访她,就站在空调传送带旁边问她:通过这件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女工没搭理他,还在继续往空调上贴标签;可镜头却一直都在拍……是个长镜头;然后还在追问:你到底什么感受?这时镜头才移开,又去采访旁边的女工,问:工友受到处罚,你们心里是什么感受?就这么说着,镜头里还带着那个挨罚的女工。突然,那女工就捂住脸大哭起来。那节目播出时我很认真地看了,心里非常难受。第二天我找到那位记者,我说你太粗暴了,你这样采访,很可能会导致她终生对媒体的厌恶和憎恨,她以后甚至回家都不愿意再看到电视了。而且你有可能完全毁掉她,她万一再贴错了,百分之百会下岗。我找他去理论这件事,是我觉得媒体应该温和一点,不能只为自己而给一个普通女工造成难堪尴尬。”
这就是工作中的王小丫,她有时很傻气,可难得的是,她对别人心存温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