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海岸与海域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3121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六分之一,仅次于广东省。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6%,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
海岸类型自大口河河口至莱州湾东岸虎头崖一带为泥沙平原岸,滩面缓平,潮间带6~10公里,滩涂面积约200多万亩,为山东沿海泥质滩涂的集中分布地。其中小清河口以北为泥滩,以东为砂泥滩。自虎头崖至胶州湾南的棋子湾为山地基岩港湾式海岸。岸线曲折,陆水相交处多悬崖峭壁,为我国著名基岩港湾区之一。沿岸有众多的天然港湾,自北而南主要港湾有:龙口湾、芝罘湾、威海湾、荣成湾、桑沟湾、石岛湾、张家埠湾、五垒岛湾、乳山湾、丁字湾、崂山湾、胶州湾等。省内重要海港码头,绝大部分集中于这一岸段上。自棋子湾至绣针河口,属低缓夷平岸。岸线平直,但也有少数港湾。
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近海海域中,散布着299个岛屿,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平方公里。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据山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全省土壤总面积为121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7.03%。
棕壤,面积170.62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09%。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和沭河以东丘陵地区。陡坡多是林、牧用地,缓坡处适宜种植花生、地瓜等作物。
褐土,主要分布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山麓平原、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面积177.5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4.66%。这类土地地势低缓,呈中性或微碱性,保水保肥,土壤生产性能较好,适应性宽,是全省最好的一种土壤类型,也是旱、涝保收的高产区,历来为粮食、棉花、烤烟、蔬菜等作物的重要产地。
潮土,集中分布在鲁西北黄泛平原区,在山丘地区的河谷平原、滨湖洼地也有零星分布。面积466.58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53%。潮土质地适中,潜水埋藏浅,呈中性或微碱性,生产性能良好,适宜性强。黄泛平原地表坦荡,土层深厚,光、热、水资源丰富,因而省内潮土类土地增产潜力很大。
砂姜黑土,约有53.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4%。主要分布在胶莱平原、滨湖和鲁南低洼地带,是洼地长期积水干涸后形成的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种植小麦、大豆、高粱等作物。
盐碱土,约47.6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平原低洼地带和滨海平原。土壤含盐量多在0.4%以上,最高可达1.5%,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但内陆黄泛平原的盐碱地,只是表层含盐量较高,经过治理,可以改造为良田。
水稻土,面积很小,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约17.2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南四湖洼地、临郯苍湖沼平原和沿黄涝洼地带。多系解放后改种水稻而形成的新水稻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