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而不写
现在,我们现在不妨作一个简单的历史性假设:假如古人仅仅靠辛勤的劳动和过人的智慧一直在做事和思考,并且仅仅是在用语言来交流,而根本没有作任何文字记录,那么,到了今天,古人还能给我们留下什么?我们今天还能对古人了解到什么?
这个问题可能会有点古怪,但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很多人能通过简单努力而做到上述的“做—想-说”三个境界,但却很少有人能再深入一下去把它“写”出来。所以有很多人在工作了很多年以后,有一天回过头来发觉自己对自己的过往经历都简直是一无所知。甚至突然有一天领导说“小伙儿,表现不错,你写个工作总结,我帮你推荐到董事长那里,准备提拔你一下……”。这时候你突然发觉自己的脑子竟然是一片空白,竟然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究竟都做了哪些“丰功伟绩”。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原来根本就没有记录啊。
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写”了就一定要发表,但我的文笔不行,写出去怕人笑话,其实这也是比较狭隘的观点。事实上,在最初的起步阶段,你的很多想法和观点都很不成熟,也很不系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你自己给自己写点东西,权当是对自己日常工作的一份记录, 并美其名曰“自娱自乐”。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习惯了。
“那天天写东西,会不会很费时间、很累啊?”这可能是很多朋友紧接着要问的一句话。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体会来说,这只是一个习惯问题,时间久了,其实感觉也没有多累,慢慢就适应了。并且还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这种生活方式,因为它总能帮你找到一种寄托。我在结集出版的专著《终端管理与培训》一书的自序里面很形象地描述了这种习惯:
(原文摘录)……对于我自己而言,我的写作早已经有机地融入了我的工作,并作为一个良性的业余爱好帮我充实了宝贵的业余时光,使我发现自己熬了这么多夜、写了这么多文章也并没有感到比那些不写文章的人更累在哪里,相反我的体重却由于老婆照顾太好而在不断上升。并且按照我上面的“三循环理论”,我的写作也真正给我带来了效益和知名度的广泛提升。
可能跟很多“夫唱妇随”的朋友有些许不同的是,我的老婆并不是我的“粉丝”,我的文章我家娘子几乎从来不看,甚至刊登有我的文章的杂志寄给她也竟然翻都不翻,而我居然照样乐此不疲、笔耕不辍,并且还依然更加爱她,这时候我才发现这足以从侧面证明写作已经真正成为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支柱。我这几年时间更换了好几份工作直至现在的自立门户,而居然始终没有把写作舍弃,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写作大旗不倒、工作彩旗飘飘”吧……所以我更愿意把写作当成一种“公开版的日记”,作为我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的“晴雨表”,把一些值得记录的东西给及时记录下来……(止)
因为难能,所以可贵。“说”和“写”都是人类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但常言道“你说的容易”,说的时候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不讲章法而只需让对方听懂即可,而真正要写作成文的时候,必然要考核你的思维逻辑、思想深度、语言组织、语意表述、文学才华,考核点多了,要求高了,境界就当然更高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