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风险应对
  1.风险应对概述
  2.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1)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总体应对措施
  (2)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
  (3)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的影响
  3.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1)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和要求
  ①进一步审计审计程序的含义
  ②审计进一步审计审计程序时考虑的因素
  (2)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①进一步审计审计程序的性质的含义
  ②进一步审计审计程序的性质的选择
  (3)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
  ①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的含义
  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的选择
  (4)进一步程序的范围
  ①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的含义
  ②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考虑的因素
  4.控制测试
  (1)控制测试的含义和要求
  ① 控制测试的含义
  ② 控制测试的要求
  (2)控制测试的性质
  ①控制测试的性质的含义
  ②确定控制测试的性质时的要求
  ③实施控制测试时对双重目的的实现
  ④实施实质性程序的结果对控制测试结果的影响
  (3)控制测试的时间
  ①控制测试的时间的含义
  ②如何考虑期中审计证据
  ③如何考虑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4)控制测试的范围
  ①确定控制测试范围的考虑因素
  ②对自动化控制的测试范围的特别考虑
  5.实质性程序
  (1)实质性程序的含义和要求
  ①实质性程序的含义
  ②针对特别风险实施的实质性程序
  (2)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①实质性程序的性质的含义
  ②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适用性
  ③细节测试的方向
  ④设计实质性分析程序时考虑的因素
  (3)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①如何考虑是否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②如何考虑期中审计证据
  ③如何考虑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4)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6.进一步审计程序举例
  (1)被审计单位背景资料简介
  (2)注册会计师对销售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估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方案
  (3)控制测试
  ①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
  ②控制测试结果及其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
  (4)评价针对特别风险的控制
  (5)实质性程序
  7.评价列报的适当性
  8.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1)完成审计工作前对进一步审计程序所获取审计证据的评价
  (2)形成审计意见时对审计证据的综合评价
  9.审计工作记录
  (十一)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1.舞弊的含义和种类
  (1)舞弊的含义
  (2)舞弊的种类
  2.舞弊发生的因素
  3.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1)治理层和管理层的责任
  (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4.风险评估程序
  (1)询问
  ①询问对象
  ②询问内容
  (2)考虑舞弊因素
  (3)实施分析程序
  (4)考虑其他信息
  (5)组织项目组讨论
  5.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6.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1)总体应对措施
  (2)针对舞弊导致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
  (3)针对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实施的程序
  7.评价审计证据
  (1)考虑审计工作完成阶段实施分析程序的结果对舞弊风险评估的影响
  (2)发现舞弊时对审计的影响
  8.与管理层、治理层和监管机构的沟通
  (1)与管理层的沟通
  (2)与治理层的沟通
  (3)与监管机构的沟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