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
  一、基本要求
  为证明考生具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考生需能够:
  1.正确理解并掌握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关的经济、民事法律的基本知识;
  2.掌握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诉讼时效、国有资产管理、企业、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企业破产、证券、合同、外汇管理、支付结算、票据、知识产权、会计等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
  3.正确理解上述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前述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知识要求
  (一)经济法基础知识
  1.经济法概述
  (1)经济法的概念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①经济管理关系
  ②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③经济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3)经济法的特征
  ①综合性
  ②经济性
  ③行政主导性
  ④政策性
  (4)经济法的形式
  ①宪法
  ②法律
  ③行政法规
  ④地方性法规
  ⑤部门规章
  ⑥司法解释
  ⑦国际条约或协定
  (5)经济法的体系
  2.经济法律关系
  (1)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①法律关系
  ②经济法律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①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②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③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①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②权利
  ③义务
  (4)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①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②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类型
  3.法律行为与代理
  (1)法律行为
  ①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②法律行为的分类
  ③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④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⑤无效的民事行为
  ⑥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2)代理
  ①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②代理的适用范围
  ③代理的种类
  ④代理权的行使
  ⑤无权代理
  4.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的概念
  (2)诉讼时效期间
  (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5.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的概念
  (2)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
  ①民事责任
  ②行政责任
  ③刑事责任
  (3)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
  ①仲裁
  ②诉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