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像自成一体的小社会
去年年底,湖北省财政厅对某所党政一把手双双“落马”的高校进行调研后发现,该校内部管理制度竟“要啥有啥”,招标采购程序也“样样齐备”。可见,空有制度,没有监督,也是枉然。
“权力过大,制约过小。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像个自成一体的小社会。”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洪宇这样概括高校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频发的原因。
熟悉情况的人士把高校管理的弊端总结为“内部化”、“集权化”,就是学校甚至部门少数人说了算。高校“内部集权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混乱”:一是教材、设备管理混乱。用什么教材、买什么教学设备,可以不顾教学发展,不问师生意见,少数主管领导、主管人员甚至采购人员就能说了算。二是采购管理混乱。以图书采购权为例,有的学校不仅教材科有,图书馆有,后勤保障部门也有。三是财务管理混乱。各高校开户银行太多,私设“小金库”现象突出。
某大学一个资产管理部采购中心主任“一支笔”审批权限一次就有100万元。操作不公开,监督难落实,这名主任最终因贪污受贿锒铛入狱。
校外监督也相当乏力。在武汉的教育部所属高校,在十堰、恩施等武汉外市州的省教育厅所属高校,主管部门“鞭长莫及”,而当地教育、财政部门“既管不了它的帽子,又管不了它的票子”。即使是对省属高校,省财政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处处长周学武也坦陈,过去主要只管了其经费的划拨,报表的审核等,至于高校怎么“花钱”,主要靠高校自主管理。“因为高校经费来源是多渠道的,不光是财政拨款,所以许多不必经国库集中支付这一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