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 关注社会
自主招生考核方式越来越活
当北大、清华等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考试陆陆续续结束的时候,高校青睐什么样的学生,哪些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自主招生测试,自然成为考生和家长热议的话题。
去高校打听,上网浏览,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交谈,“不欣赏死读书的学生”、“知识面宽、关心社会”这样的话语不时充盈耳中,学生们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被高校重视。
试题灵活考倒“书呆子”
2007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实行的是“以文化课考试为主、多元化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平时成绩必须达到清华在当地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因此,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实际上在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但这些“出类拔萃”的学生是否能够顺利通过面试呢?事实上,在面试时着实考倒了一批“书呆子”。
据清华大学招办工作人员介绍,仅有笔试成绩是不够的,面试成绩占了一定比例,“多元”指导思想在面试中表现得较为明显。比如,“从杭州到上海,光速需要多少时间?”“如果你家里连续几天没人,怎样才能让花盆里的花不被干死?”“父亲和母亲哪一个对你影响比较大?”虽然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面试问题不难,但十分明显,一些“书呆子”在这样的考题面前不知所措。
2007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考官”是由该校专家组成的,学校事先并不限定题目范围,因此面试问题完全因考生而异,“考官”可以随机问答。比如提问考生:“读过什么书?”面试会提问书中主人公如何、你认为自己的学识是否渊博等等,也可能现场出一道数学题让考生说说解题思路,甚至会用一道脑筋急转弯试题考查学生的思维和反应能力。
当然,每所高校选拔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毫无疑问,自主招生作为高考的有益补充,为考生提供了一条不同的升学通道,高校自主招生的“考官”们似乎一致认为:“那些死读书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并不适合自主招生考试。”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