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是全社会关心的话题,最近几年,自主命题的省市队伍在扩大,自主招生的高校队伍也在扩大。一些仍然使用全国试题的省份的家长和学生投书本报编辑部,希望了解自己所在省份一年或几年后是否也会自主命题,未来几年中国的高考改革方向是什么样的。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请他为有疑问的家长答疑解惑。
高考改革在推进 不会让31个省份全部自主命题
“教育部不会让31个省份全部自主命题,因为没有必要。”应书增说。分省命题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各有优势,分省命题对本省教学的针对性强,使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风险降低,但命题风险的范围扩大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就开始试点自主命题,后来扩大到北京、天津,2004年,自主命题的省份增加到11个, 2005年是14个,2006年达到16个。
为什么不是每个省份都能进行自主命题呢?应书增指出,高考的出题原则有二,一是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招收新生,二是有利于中学教学。“不是有老师就可以命题的,命题是一门科学”。
分省命题是有条件的。首先是考试机构对考试命题的组织管理具备很强的能力和经验;其次,本省要有足够的命题教师——他们既了解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知识储备,也必须了解基础教育,还要对所命题的学科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学科门类齐全。有的省就很难组织自主命题。这跟当初的大学分布不够合理有关,有一些省份没有重点综合类大学,学科能力先天不足。“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过半省份(除港澳台外)、三分之二的考生在进行自主命题的考试,量已经足够大了。”
应书增说,从科举制诞生到现在,考试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世界各国无一不用考试来区分人才、选拔人才,所以考试是人类文化的遗产,是中国人的创举。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前苏联不进行全国统一考试,而由各高等学校单独进行招生考试。后来的俄罗斯却开始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实行市场经济的西方各国都一直实行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各国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明统一考试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它是社会公正、公平的体现,也是一种高效率的机制。
高考题出得好坏关系考生命运
应书增认为,考试的科学性是除了考试安全性之外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的高考题目题干特别长?”社会上有人认为,现在高考考卷太多,每门都是一大厚本,有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就是要防止考生发生误解,出现审题错误,以确保考题的科学性。”
[1] [2] [3] 下一页
您正在欣赏的是财富网的文章《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解析高考新思路》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财富教育 >> 学历教育
天天
我摘
好哦
天极
POCO
新浪ViVi
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