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讲课是代表党的声音、军队的声音和人民的声音,而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所以我必须把握主旋律。人家请我去讲课,不是让我去散布歪理邪说,散布一家之言,以及让干部群众危言耸听,而是希望通过我的课去解决大家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疑问,从而端正大家的思想认识。把握主旋律,是我这么多年讲课的一贯风格。
一门课、一个讲座你讲得成不成功,取决于你对这门课的研究准备程度,取决于在这个问题、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深度。不打无准备之仗,我在外面做报告都是建立在我长期的积累基础之上的,我没有研究过的领域和课题的课,我坚决不上,坚决不讲。讲课不是去糊弄人,不是去误人子弟,在你讲的问题上没有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对问题的深刻把握,就不要去讲。
4 我喜欢讲课后大家的掌声
对于金钱,我有一种观点:有钱的人春节时候吃豆角;没钱的人春节吃大白菜,五月份吃豆角,都是吃,五月份的豆角还是时令菜呢。
教学是我的本行,一到讲台上,一见到学生我就兴奋,经常大半夜的睡觉,早晨起来就上课,一到课堂上就精神,非常喜欢讲课后大家发自肺腑的那种掌声。
很多单位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我去讲课,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信任,这是对我的工作的肯定,我感到了极大的满足感,即使再累我也必须去讲。这时候我出去讲课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为了挣讲课费,而是理论工作者的一种责任感,我常常把自己比喻成共产党的牧师。
每一次讲课,都有每一次的收获和每一次的满足,当你经过精心准备,把理论研究的成果,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介绍给大家时,针对他们的问题给予热心的解答,让他们满意,而他们给予我热烈掌声的时候,我认为这是对一个理论工作者最大的肯定。
上级对我的宣传,这是对我的肯定,但我并不会追求这些名利,我只是感到理论工作和宣传工作是我的责任,作为一个理论教员,这是我的历史责任。
教员这个职业,想发财的干不了,能力不行的干不了。做人的思想工作,首先你要先比别人多走几步。理论研究是非常枯燥的,这样的工作,利益回报是很少的,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要甘于寂寞,甘做马克思主义的传道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