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喜欢乘坐专列到各地视察工作、现场办公,陪伴他的都是身边的工作人员,而他和儿女之间却是聚少离多。六七十年代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吴连登透露了一个秘密,毛泽东晚年和儿子毛岸青很少见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双方触景生情。
吴连登 时任毛泽东生活管理员: 如果说经常见到岸青,他(毛泽东)肯定就要想到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包括后来刘思齐,她也很少到主席那儿去,一去了以后,她肯定引起毛主席的很多的思念,尤其想到他的儿子。
1973年,八十高龄的毛泽东已经疾病缠身。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按照惯例,全体代表起立,目送毛主席离席,但毛泽东无法站立,又不想让代表们看出来,便坐在位置上不动。周恩来总理见状,机智地宣布“毛主席要目送大家离开会场”。摄影师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
毛泽东:你们不走,我也不走。
毛泽东一生极少表现出软弱和退却,但是到了晚年,却也难免多愁善感,感怀往事。
吴连登 时任毛泽东管理员:我们为了照顾他的健康、休息,建议主席看看电影。开始我们不知道,我们觉得可以让主席再回忆一下,当年战争年代的事,就找了些战争片给主席放电影,那时侯主席看了以后,自己心情很沉重,而且有时候想到战场上的情景,看到,眼泪情不自禁就下来了。
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牺牲了6个亲人,除了杨开慧和毛岸英外,还有两个弟弟、一个侄子、一个堂妹。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从此之后,毛家子女更是淡出公众视线之外,如今,作为父亲革命历程见证者的毛岸青也离开了人世。
刘思齐 毛岸英夫人:我很希望他(毛岸青)能在另一个地方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团聚。
主持人:毛泽东的子女中,只有毛岸青、李敏和李讷真正看到了和平年代的生活,但他们生活得都很低调,在毛泽东逝世后的三十年里,我们很少听到关于他们的消息。只有在每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和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人们才有可能在毛主席纪念堂看到毛家人的身影。对于我们这些外人来说,出生在伟人家庭是一种幸运,但是对于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来说,这也许不仅仅是荣耀,还有责任,甚至还有牺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