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建国后的“三大志愿”为何无一实现?
2011年10月26日 07:57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孟庆春
核心提示:总之,个人威望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普通的要求也就成了奢望。这是战争年代的毛泽东不曾有过的体验。如果毛泽东能实现第一个志愿,像在红军时期那样对工业、农业和商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后来中国的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本文摘自《毛泽东的辉煌人生和未了心愿》,作者:孟庆春,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毛泽东的志愿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前途紧密相关的,一类是具有个人色彩的志愿和想法。越到晚年,他谈论志愿的兴趣也越大,仿佛是以此来抒解心中的遗憾。作为一名耄耋老人,他深知自己来日不多,但他雄心不老,正像他非常欣赏的曹操的诗《步出夏门行》中所描述的那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毛泽东始终是个“壮心不已”的人。从他谈到的许多志愿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他“志在千里”的“壮心”在跳动。
1961年8月在庐山,有一天毛泽东和他的卫士张仙朋聊天,谈他的志向,他说:
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从毛泽东志愿的第一类来说,毛泽东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上,提出了“向自然界开战”的经济发展战略口号,即在阶级矛盾解决后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不断满足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不足,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失误。由此,党和毛泽东认识到,我们要实现经济文化发展,就必须注重调查研究,必须不断增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知识。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