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岸英和岸青终于被找到了,但是他们却没能立即与父亲团聚。1937年,在张学良将军的一位部下的护送下,他们到了苏联,进入了当时专门收留共产国际领导人子女的"国际儿童院"。据两人后来回忆,在莫斯科,就像从地狱来到了天堂。而重新找到儿子的毛泽东对他们会有怎么样的安排,作为领袖的儿子,他们未来的生活之路又会如何呢?
这很可能是毛泽东写给儿子最长的一封信:“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毛泽东还随信给岸英和岸青带去大量的书籍。
1945年12月,已经是苏联中尉军衔的毛岸英回到了延安。毛泽东——这位出身农家的父亲,用各种方式,引导岸英继续保留农民子弟的传统美德和生活方式。他向分别近20年的岸英提出的第一条要求,就是换上父亲的旧棉衣和旧棉裤,从“洋学生”变成“土八路”。
当时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韩桂馨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毛岸英穿老棉袄的样子。
韩桂馨 工作人员:毛主席的衣服又大又肥,毛岸英是个年轻人,瘦,我看他穿得不合适。因为我是毛主席家的服务员,我就愿意给他改改,穿着好看一点。我说岸英啊,你这个衣服又肥又大,我帮助你改得合适一点,毛岸英就说不用麻烦阿姨了,不改。
回来没几天,毛泽东就让毛岸英下乡劳动,跟着农民一起吃住生活。刚刚团聚的父子又开始了以书信沟通的生活。
1947年,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进攻延安。当年3月,延安的群众开始撤离,毛泽东和中央机关是最后撤离延安的。但是,在中央首长和家属的队伍里,并没有出现毛岸英的身影,因为,当时的他已经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跟随本单位的队伍撤离。
相比于年幼的女儿李讷,毛泽东没有把毛岸英拴在自己的身边,并且一直对他采取严格的教育方式,包括在他的婚姻大事上。1948年,毛岸英和烈士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相恋,并打算结婚,毛泽东也很喜欢刘思齐,但是他坚决反对两人结婚,原因很简单,刘思齐未满18岁,不到法定的结婚年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