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姐,24岁,杂志社编辑
35岁的人如同一杯美酒—外表平静而内在丰富。到35岁的时候,我希望成为一个独立的撰稿人。为自己工作、为理想工作。在中国的大环境下,35岁是一个尴尬的分水岭。一家公司如果因为年龄将人拒之门外,可能是比较盲目的一个选择。作为被拒绝的你,不应该因此而失去自信。应该准确分析其中的真正原因,找到适合自己的支点。35岁,在职业生涯中是很关键的时刻。
因为经过多年来积累,在职业生涯上应该是有一个飞跃的阶段了,不管是来自生活的还是来自工作的,担子都更重了,该学会适当地给自己解压,这样生活才会更加健康。
孙女士,39岁,教育网站主编
我已经过了35岁那个年龄,我觉得那是一段十分美妙的阶段,家庭和事业都开始向平稳的方向发展,心里会很踏实。虽然会少了外貌的青春动人,但内心却是充实、明亮,和富有成就感的。我很不能理解那些以年龄为原由,把某些条件很好的人拒之门外的不明智之举。35岁以上,正年富力强,而且很多人在多年的工作中修炼得经验丰富、能力出色,他为什么不能跟35岁以下的人一样得到的尊重和赏识呢?
35岁是时候打造你的品牌了
—访CHR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总裁卞秉彬
35岁,是时候打造你的品牌了同样身处35岁的卞秉彬坦然地分析自己,在这位职业顾问公司的老总看来,职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万一选错路,将与财富绝缘,而三十五岁,正是收获的季节,关键在于:你准备怎么改变。
《钱经》:刚巧知道您也是35岁,您和您周围的同龄人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呢?卞:我庆幸自己作了职业规划。因为每个人28岁到35岁之间是在整个职业生涯的“定位上升期”,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工作5年到8年之后,对他本身的职业定位需要作一个转型:从job到career,也就是从原先是打工、埋头苦干,到现在的“打出自己的品牌”,在这一片领域长足增长,一劳永逸。35岁,是蜕变的年纪。
《钱经》:职业的原动力除了成就感之外就是收入了,从财富的角度,收入的因素在一位35岁的职业人的选择中应该占多大的比重呢?卞:钱字当先!在一个工作十年以上的职业人来看,不能再以工作满意度、发展空间评判工作的好坏。20多岁的人可能经常提出的标准是:我要拿6000的薪水,哪里能给我就到哪里去。这是很不明智的,我们会尽量劝慰他们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的职业再谈薪水。而35岁已经不再适合读琼瑶,倒是需要些亦舒的冷峻和现实。市场化的判断标准是:荷包的厚度。一个35岁职业人的身价来源于他的收入。如果你为自己达到薪水5万的程度而满足,虽然你只拿5000,清醒一些,职业市场上你的标价还是只有5000,甚至别人会觉得你比5000更可怕—你值5万却没拿到,说明你很孬。
根据一项对中国职业竞争力的调查:在工作5年到8年之后,一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已经逐步被市场认可了,此时,他已经有能力去争取高薪,或者年度的高速成长—如果市场的工资增长比率是10%,那么,这个年资的职业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超过30%的增长,无论是跳槽或者加薪升职。
“职业上升期这是一个高速上升的时期,天时地利人和,进入了一个快速通道。进入上升期的人会开始寻求职业回报:没有薪酬上的高速增长就很难满足他们。很多人在5年-8年,由于对薪水不满足或者地位没有成长而坚决跳槽。其实他们已经感受到上升期给他们带来了反面的压力。
上升期内不上升就像铆足了力的皮球,继续往里充气,肯定会爆破。上升期,一定要突破上升。而如果5年到8年没有上升的人,到35岁就会进入“下挫期”。他们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险,年纪大了怎么和那些应届生去比拼?他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特征:可以做这个也可以做那个,但是专业竞争力仍显不足。到头来划算:我已经35岁了,难免会有些怅然若失。
而5年到8年进入上升期的,到35岁就会进入“调整期”。
28岁发现适合自己的平台(职业上升期)35岁职业调整期我们把职业分成几个阶段。在工作5-8年之后,我们会进入职业上升期。卞秉彬的选择“比如我,我就需要调整。我面对的两个选择是:继续作首席顾问并向专业的领域迈进还是在职业规划行业中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如果我继续作咨询顾问,我会向咨询业内顶端的目标努力。也就是专家发展。”卞秉彬坦言他的处境。我的个性在以前是:
内倾性,非常敏感,但是现在是:外向型 和外界沟通。当我35岁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气质居然变化成为:执拗的,喜欢刺激的,喜欢表现成就感,坚持原则的,开放的, 变化思考的。那么什么样的环境能契合我这种气质呢?我决定向着人力资源产业的企业家的方向去发展。
一个咨询专家不应该如此地喜欢变化和节奏。35岁面对这个分水岭,我需要重新用五年来调整研究者经营者三步打造品牌第一步:打造职业气质让环境锻造你的职业气质,35岁时认定它,并且强化它。让你的个性恣意张扬。你会发现无论是你所处的环境还是工作的业务都十分依赖于你的这种个性。比如强调中庸之道的人,恪守本分,好像有些人力资源经理人,他们是圆润的,温婉的,像一个球一样,但是你真要使劲去撞击他,会发现内核坚硬无比。那好,他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经理,不过在哪穿什么样的衣服,你对他的印象就是:最合适的hr经理。
这也就是我们会碰到的现象:同样一个工作职位,两个人的工资却差别很大。事实上,在薪金的厘定时公司一般会固定一个buffer,假定这个buffer是10%,如果这个岗位的标准薪金是1000,那么上下浮动可以是900,或者1100—当洽谈的时候感觉不错。而工资越往上走,同样10%的buffer,三万月薪的职位可能差别是6000。品牌身价会让你闪亮登场,这比不具备这种特质,十分“本份”的竞争者收获得更多。
第二步: 躺在你的温床上找到一个适合你的环境,可以让你非常自然地躺下来,这个外体平台是最适合你的河床。
准精英和精英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凭专业竞争力来评估它的价值,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和指标,而后者则是靠品牌价值,这种软体的品质很难衡量。谁能说因为江南春有80多个亿就一定比阿里巴巴的马云成功?他们俩能在一个层面上被讨论说明了他们同样具备品牌身价。而陈天桥之所以信任唐俊也只是因为他是唐俊而已。
《钱经》:我们既要考虑内部的气质,又要考虑外部的环境,有没有一些自助的“疗程”可以帮助35岁困惑的读者选择呢?卞:我把这个过程称为“评估”,每个人都会这么考虑,在一张纸上写下所有的利弊,然后自以为能跳出来作第三方评估自己。事实上,评估的过程自己没办法做的,到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我算到了这个,但是我好像又没算到那个。大可以把“评估”交给专业的第三方去做。
自己需要做的是—整合。曾经有个朋友问我,Daniel,你看我现在的工作环境不错,行业的前景也光明,和上司的关系又挺好,按你的说法,这个外体环境不错,那我是不是不应该跳槽?我只问了他一句,你满意吗?他说没有满意,我两年都没有变化过了。那环境好对你有意义吗?好像没有意义。我们需要来整合:它的好和我有什么关系。任何外界环境无论好坏都要和“我”整合起来。把有效的企业资源和环境资源整合在一起。
《钱经》:那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创业呢?卞:经理人不创业就亏了,经理人创业就亏大了。(笑)创业本身并没有一定之论,你需要看自己是否适合:当企业主决策者还是专业人,那么即时有这样的机会。
第三步:和钱作交易首先丈量今天你值钱的skill有哪些?那么再用一个精准的秤把这些skill称出来。你时刻要和市场的需要保持一致。砝码和skill始终要保持一致。砝码就是社会对skill的认可度,随着你在不断“称”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正在慢慢地成长。
这个动作每年一次,如果你发现过了一年,这个秤没有动、收入没有变化,或者动的幅度甚至还没有平均水平快—准精英向精英的转变中,加速度是超乎想象的,你肯定需要调整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35岁的你想现在退休的话,大概需要多少钱?以下这个自测表可以帮到你,计算的思路是,35岁之后你会花多少钱,而如果现在没有储够这个数值,唯一的办法是—推迟退休。
35岁能否退休自测表常识告诉我们:生活悠闲让生命变长,如果35岁就退休,还有大把的人生让你享受,当然要比平均年龄活得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