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岁月
随着77岁高龄的彭真在“文革”后复出工作,付洋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1979年3月,30岁的他被分配至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即现在的法工委)工作,从此与法律结缘。
在那里,付洋度过了九年的岁月。那也是“文革”后中国法制百废待兴的岁月。
付洋回忆,经过“反右”、特别是“文革”十年浩劫,新中国原本就薄弱的法律制度荡然无存,法律人才出现断档。当时主持全国立法工作的彭真,先后抽调了张友渔、史良、雷洁琼等民国时代的法律人才,充实到全国人大法工委,从事立法工作。
“那是个百废待兴,人心思法的年代。”付洋说,“文革”中连国家主席都不明不白地死去,这是国家的耻辱,“大家都觉得不建设法治不行了。”
在全国人大法工委的第一年,付洋并没有直接从事与立法相关的工作。他每天所做的就是拆信、读信,及时归纳,向上汇报。大多数民众来信都是反映“文革”中的冤假错案。第二年,付洋开始接触立法工作。那时,他被调到法工委经济法室。
在进入人大法工委之前,付洋没学过一天法律,一切都要ABC开始学起。他边干边学,先在北京市法律夜大就读。三个月后,因工作繁忙,经常出差,缺课太多,只好放弃。之后,付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法律,参加全国统一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文凭要考12门,我考过了11门。1988年,司法部特批了我的律师资格,就没有再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