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显示,此类病例极少在城市人口中发现,病例多为成年农民,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5至6月份病例较多。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等,多急性起病,可伴乏力、纳差、恶心,部分病倒可出现黑便、牙龈等部位出血等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预防知识
蜱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应尽量避免在此类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尤其是已发现过病人的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着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可防止蜱的附着或叮咬,且容易发现附着的蜱。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在蜱栖息地活动时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有无蜱附着,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作案元凶”蜱虫(资料图片)
■ 新闻链接
蜱虫
蜱(pí)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牛虱、草蜱虫。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虫体椭圆形,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不吸血时,小的干瘪如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相关新闻
蜱虫叮咬已致豫、鲁20余人死亡
据新华社郑州9月8日电 目前,河南省卫生厅已调派省级专家前往蜱虫中毒事件“重灾区”商城县现场调查指导。自2007年5月发现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河南此次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发病年龄以40~70岁居多。
另据中广网消息,山东省蓬莱一家医院的医生透露,截止到7月14日,他们医院接收的蜱虫叮咬致死患者就达到11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