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网 http://www.cf158.com 文章录入:cf158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天安门城楼上的“天安门”匾额悬挂了多少年? 来源:老年日报
天安门旧影 来源:老年日报
据史书记载,天安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承天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其名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被视为皇朝承天命和敬天之首地。清入关之初,对如此直接关系统治者地位的重要城门岂敢“怠慢”,于是清世祖顺治帝于顺治八年(1651年)命重新大规模修建这座城楼,大体上就是现在的样子,易名天安门。
天安门的匾心是由四块100余毫米厚的板拼接而成的,今已断裂。挂匾的左右四个铁环尚在,只是由于年代较久保管不妥,匾面上的地仗已全部脱落,刀痕字迹与木质断裂纹浑然一体,不易分辨。但是你若依据笔画的走向,仍然能隐约地看出满汉蒙三体文字,满文居中,汉文排左,蒙文列右。其汉文为“天安之门”四个篆字。史书记载,顺治八年改名为天安门,而匾额上为何却书“天安之门”呢?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