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将”各有神通
崔德胜有2子,长子崔世昌,次子崔世安。崔德祺有2子1女,女儿崔筱瑜,长子崔世平和次子崔世业,其中崔筱瑜与崔世业现定居美国。而留在澳门的崔世昌、崔世安、崔世平三位堂兄弟,前者年龄依次大后者3岁,是澳门知名的“崔家将”。
崔世昌是三兄弟中的大哥,生于1954年,毕业于美国沙米纳德大学檀香山分校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成返澳后,崔世昌开办了崔世昌核数师楼(即会计师事务所),后成为澳门注册会计师公会会长。进入政界后,崔世昌曾是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立法会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担任过第一、二届澳门市政议会议员、澳门政府咨询会委员、澳门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公职。2001年,崔世昌获得澳门特区政府授予的专业功绩勋章。
崔世平是崔世昌、崔世安两人的堂弟,生于1960年。1975年,崔世平到夏威夷读高中,1978年考入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系学士,三年后升入加州伯克利大学土木工程系攻读硕士,获取美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牌照,后获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回到澳门后,他独立开设了崔世平土木工程师事务所,后担任澳门工程师学会理事长、澳门濠江青年商会会长。崔世平也是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省青联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三位“崔家将”外貌外形很相似,崔世安与其胞兄崔世昌还常被外媒错认,但他们的性情各有特点。崔世昌作为大哥,曾在父亲早逝的情况下在家中承担起兄长的责任,也因此形成了较强的责任感和凌厉的工作作风。据常驻澳门的一位资深媒体人向本刊记者介绍,崔世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崔世安从政的领路人。上世纪80年代崔世安回澳后,在崔世昌的引导下参加了商会社团。90年代回江门祖籍,跟内地政要打交道,一般也是两兄弟同行。崔世安与堂弟崔世平的性格差别较大,一个沉稳寡言,一个风趣活泼。因为性格外向,普通话也说得好,崔世平成为“崔家将”中与媒体接触最多的人。
不忘家乡父老
在澳门崔氏家族位于广东新会的家乡崔嘉亨村村口,有一个七八米高的牌坊。牌坊两侧的对联“嘉瑞应贤才凯歌百代,亨里颂赤子德泽千秋”,巧妙地将村名“嘉亨”嵌入了联中。牌坊的左侧有一株高大的木棉,木棉树下有一个小亭,亭内石碑上的碑刻记录了崔德祺对家乡的贡献。碑文中称他“一贯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五十年代,捐资改建沙路小学,八十年代,偕子侄回乡,资助兴建崔嘉亨水泥道路、护村石堤、村门牌楼、修建会堂。今又斥资兴建乡府大楼及自来水工程,使村民获得良好的办公聚会之所及清洁卫生饮用之水,嘉德弥世……”记者从新会侨务部门获悉,为让后人铭记崔德祺的功德,新会冈州宾馆、新会政府、新会双水镇政府先后立了三座碑,铭记崔德祺乐助家乡建设的善举和功德。除了崔嘉亨村口小亭内的石碑,其余两座分别在新会冈州画院和冈州宾馆。
崔嘉亨村的祠堂旁边,还有一间已经稍显陈旧的文化室,大门上方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德胜文化室。大门右侧有一块嵌入墙壁的石牌,写着“崔世昌、崔世安,一九九一年十月敬建。”“1990年,崔世安一家从澳门回到村里,看到村文化室的窗户玻璃破了,两兄弟就捐赠了一笔钱,进行维修,修复后的文化室用他们父亲崔德胜的名字命名。”崔松茂告诉记者,崔世安等虽然在崔嘉亨村已无近亲,但他们一直关心家乡建设,常常回来探亲。
“崔世安第一次回来是在30年前,当时他和妈妈、阿叔、哥哥一大群人回来,很热闹。之后每隔三两年,崔世安都会回来。今年三月他又回来祭祖,还答应重修祠堂。”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起崔世安均不禁竖起大拇指。在他们的印象中,崔世安说话不多,但为人十分亲切。崔世安对老弱特别关照,每次回乡都主动掏腰包派百元利是(红包)。有一次乡亲们送了一个大南瓜给他,他也不嫌重,带回澳门,说要和家人品尝家乡果实。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崔世安、崔世昌兄弟和叔父崔德祺均多次资助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及沙路村、崔嘉亨村各方面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捐资已累计数千万元人民币。崔氏家族,就这样在澳门与内地日渐密切的交流中,兴旺起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