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说:“我真的就因为喜欢,才自己慢慢摸索慢慢练习的。其实我的手很笨,有时候为了练好一个动作,重复几千遍都不算多。”刘谦说,自己是高度近视,所以表演的时候一定会戴上那副“哈利·波特”型眼镜,“一旦摘下来,我就成了刘谦,一个平凡的年轻人,一个渴望远离魔术的人。”
在《魔星高照》节目铁杆观众眼中,刘谦已是一位如大卫·科波菲尔般富有魅力的明星魔术师。虽然刘谦从没有正式拜师学魔术,而且一直“不务正业”,曾经中学痴迷电脑,大学报考日语,毕业后又爱上唱歌,但7岁开始学习魔术,12岁就从大卫·科波菲尔手中接过国际金奖奖杯的刘谦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魔术师气质,注定会成为一位业余修行的职业魔术师。但他透露走入《魔星高照》这个魔术电视节目却纯粹出于偶然,是朋友介绍的,原本他准备去尝试一下,不想,和这个节目竟一拍即合。其实在记者看来,这种契合一点也不奇怪,《魔星高照》是一个跳脱旧形式,灵活玩魔术的节目,而刘谦本人就是一个不按常规出牌,将玩寄寓工作之中的魔术师,两者有着相似的特质,故偶然进入《魔星高照》的背后,也是有必然的因素。
变魔术对刘谦来说是得心应手,但做主持人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对此,他也坦言刚开始觉得很难,因为变魔术在外行人看来确实很难,但对魔术师来说是有程序性的,可以按程序一步步完成,但做主持人要遭遇各种突发状况,完全没有程序可言,既要变魔术,又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实有些困难。但摸索一段时间后,就慢慢适应了。虽然在讲述这段“万事开头难”的经历时,刘谦是一派“过来人”的轻松语气,但记者却明白他当时所下的功夫。因为如今在别人眼中是“魔术王子”的刘谦曾经也是手很笨的菜鸟,会为练好一个动作重复几千遍,花上几小时去捡两分钟内丢掉的几百张牌,亲自缝制各种演出道具而练出可和裁缝相媲美的针线活。由此想象他为适应陌生的主持工作所花费的苦心
如今刘谦可以轻松地玩转于魔术师和主持人这两种身份之间,对这两重身份,他自有独到的见解:魔术师和主持人的出发点其实是一致的,魔术师的工作是用“蒙人”的方式给观众带来惊奇和快乐,主持人的工作是用“沟通”的方式给观众带来理解和亲切感,因此都是“以观众为本”,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功效,“魔术的技巧是有限的,故还有发展空间的就是魔术师的表现力,如何让更多的观众迷上魔术爱上你,这需要交流。而《魔星高照》给了我一个走下舞台,跟普通观众近距离交流的机会。我很享受这样的感觉——在别人的眼皮底下成功‘行骗’,然后看他们各种各样的表情,或惊讶,或快乐,或生气。现在这个时代,神秘感和惊喜已成了奢侈品,给大家带来一点点稀有的快乐,也正是魔术师的魔力所在。”
相信每个观众都好奇,那些配合魔术表演的路人甲,公司职员乙,小店老板丙等普通人是否真是普通的“局外人”,还是节目组请来的“托”。对此,刘谦表示:这些人真的都是随机请来的,有时会去有熟人在的公司,但也会尽量避免让他们来配合魔术表演,否则会影响魔术产生的震撼力,只有陌生人在看到魔术后才会在脸上浮现出“如假保换”的各种表情,才会让观众感受到节目的“真”。
但让“局外人”配合魔术表演是否会有魔术被拆穿的危险,如果遇到不合作的路人又该怎么办,碰到各种突发情况又该如何是好?在刘谦看来,记者的这些顾虑都是杞人忧天,一般情况下,路人都非常愿意配合,尤其是节目取得一定知名度后,路人往往会是这个节目的支持者。碰到突发情况是街头魔术最无法避免的,至今刘谦还对一幕场景记忆犹新:当时他和杨杰在水果店老板面前表演,当他们从水果店里的桔子中拿出百元大钞时,周围的人顿时惊呆,然后他们竟然蜂拥而上抢这张大钞,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竟然有人拿了桔子请求两位主持帮他从桔子中变钱,俨然把刘谦和杨杰当作点石成金的仙人。但这些突发情况某种程度上也会为魔术的成功度加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