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由任克英主持的当年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次上市行动——中国人寿在美上市,全球首次公开发售项目成功地融资37亿美元。但是,将她卷入“风暴”的也正是这次行动。
2004年,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收到一封神秘人物的“举报”信件,称“中国人寿”在美上市期间有不正当行为。SEC随即就此展开调查。时任花旗集团亚太区副主席兼中国投资银行总裁的任克英,当即成了这一事件的“替罪羊”。6月23日,花旗以任克英及其助手颜庆华“向监管层和公司提供了虚假的信息”为由将二人停职。
在两家银行接连表现出改变局势的能力,在国内几乎没有第二人。
欣赏任的人士形容她为“在政治智慧方面极富天才”。据称,她惯常的工作方法是,看到一个项目,首先考虑其资本市场的可操作性,然后调查此公司政府层面的相关负责人,若熟识则直接去谈,若不熟则顺藤摸瓜,一个个关系打通。她被认为有一种罕见才能,能够让每个与她交往的人成为她的利益共同体。
但更多人愿意把她的成就归于她的特殊身份,这也让更多人始终有一个说法,可以对其成就表示不屑一顾:“拿项目的一种手段是利用知识和执行能力,给客户提供最佳建议。另一种是四处找关系。”毫无疑问,任被视作后一类人的代表。
即使如此,无人可以否认任克英工作勤勉。在香港时,任克英的办公室离自己家仅20分钟路程,每天下班后她仍只是回到花旗办公室附近的酒店。这甚至一度让不少人以为她已与丈夫离婚。
但让任克英从云端跌落的事情发生在2004年。SEC因中国人寿IPO中的一些问题对任克英展开非正式调查后,6月23日,花旗以任克英及其助手颜庆华“向监管层和公司提供了虚假的信息”为由将二人停职。但SEC始终未将该调查转为正式调查,而后根据SEC一份9页的文件,任克英被调查的具体原因是她在中国人寿上市如何分派股份时,优先分派了一些股份给个别指定客户。此外,监管层还想了解有关赠与相关个人的酬劳和礼物的一些情况,以及花旗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获得了中国建设银行的承销权。
但是在任克英离开花旗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花旗的投行业务却再也没能重新振作起来。其离开的三个月内,包括上海汽车在内的几个本已几近确定得手的IPO项目相继丢掉。当年,花旗在中国仅拿到一宗IPO业务,获得承销费2000万美金,而UBS和高盛这两个竞争对手则从当年的中国公司海外上市中分享到12亿美金的盛宴。到了2005年,花旗集团在全球市场上挤下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首次获股票承销排名第一,但其中国业务却显得黯淡无光——尤其是在其丢掉建行上市的承销资格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