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纪念馆序厅,大厅正前方是一座贺龙元帅的雕像,下方整齐摆放着各界敬献的花篮。左右两边白色墙面上,镶嵌着“万里春风亿万人怀念追思有口皆碑,一腔热血数十载丰功伟绩名垂青史”30个大字,雕像右侧刻着入党誓词。张健介绍说:“贺龙同志是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中的最危急时刻入党的。”
贺龙的女儿,被誉为“长征中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的贺捷生将军写下这样一段话:“我从懂事起就知道,我的命运与军旗紧紧相连。我父亲的七个兄弟姐妹全部为军旗而牺牲,我的小姑姑被敌人拉上街头凌迟处死后又斩首示众10天……为了这面军旗呵,我们贺氏家人在战争年代被反动派杀害的仅登记在册的就有数百人,敌人无数次‘扫荡’我父亲出生的洪家关,姓贺的妇孺老幼几乎被斩尽杀绝。”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举行开国典礼。桑植县一位叫刘彩姑的烈士家属登上了天安门,受到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的接见。当时,满含热泪的刘彩姑,只说了一句话,“天亮了,亲人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是啊,桑植,这是怎样的一片热土。它不仅浸透着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也饱含着老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那份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桑植县民政局副局长张明月告诉我们:“这么多年了,拥军热、当兵热、军校热在桑植一直持续升温。虽然桑植目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对于支援支持国防建设,搞好拥军优属工作一直舍得投入。去年,在财政支出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县里还是拿出100多万元,修建了一所条件一流的光荣院。大年三十,代理县委书记邹宇明也是在光荣院陪军烈属们过的年。”
这是令人为之动容的一幕:去年9月7日,董必武、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19名后代,来参观贺龙纪念馆,3000多名乡亲闻讯后,扶老携幼纷纷赶来。他们有的挎着装满了糯米粑粑、蒿子粑粑的竹篮,有的拎着葫芦装的包谷烧,一同唱起了《十送红军》。洪家关白族乡乡长钟庆动情地说:“当时,乡亲们和这些革命后代相拥而泣,74年前红军出征的那场景就像又回来了。这是桑植人民的真情流露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