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刚刚试水的新闻发布会现场直播,被外界解读为中国社会渐次开放与政府日益自信的重要信号,而现在,当说中国又有新进步。区别于以往相对封闭的记者招待会,从理论上说,这种网络在线交流,实际上是向全体国民开放的“记者招待会”。区别于以往的记者招待会,温总理与网民赤诚相见,乐意回答他们提出的大事小情,从中国的未来之路,到农民兄弟提出的“晴天一脚灰,雨天一脚泥”的“俺们村”的路,实际上已经将这场网络对话,升级为一场“网民招待会”甚至“国民招待会”。
必须承认,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网络科技的进步,今日中国话语体系之建构日渐多元。众所周知,在过去相对封闭的年代里,社会上流行的是官话,甚至连人们日常的生活话语,都被纳入到官方话语体系之中。而现在,不仅官方话语渐渐人性化,更切近政治与人性之实质,而且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中,培育出了其他许多话语,如知识话语、经济话语、网络话语、80后或者90后话语等。正是这些话语体系异彩纷呈,相互影响,一方面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另一方面又向世人展现了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生机与繁荣。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级别的政府官员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政府与民众的对话更不可能通过两个多小时完成。如温总理坦承:“这么多网友提出数十万个问题,我只能回答很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网民冀望于与总理交流解决自己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这种政治交流在其他层次与环节尚有疏漏,尚需改进。
至于温总理此番在线交流的意义,则更在于树立一种政治风尚或者对话原则,即“官民对话”首先是一种“公民对话”。这意味说,从总理到平民,所有对话者都有着平等的权利。这正如托克维尔在近两百年前所说:“权利观念明确的人,可以独立表现自己的意志而不傲慢,正直地表示服从而不奴颜婢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