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大楼客厅,泰国王后官邸、新加坡总理办公室、韩国总统会客厅……都能看到四川青神竹编艺人陈云华的作品。陈云华,这个贫穷农民家庭出身的小篾匠,凭着精湛的竹编技艺,凭着苦心孤诣的对艺术和市场的悟性,不放过任何一个机遇,不仅登上竹编艺术的大雅之堂,也叩开了通往财富的大门。
在四川省青神县一座占地55亩,融竹编艺术和旅游观光为一体、价值2000多万元、获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的“中国竹艺城”(我国仅此一家),它曾先后接待过30多位国内外首脑和政要。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如此一坐规模宏大,像竹编史书一般的“城”竟是一名仅念过初中一年级的蔑匠师历经10年用心血“编”出来的!
这位蔑匠,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创造了“竹编史上奇迹”的陈云华。他的竹编作品,在联合国大楼的客厅、泰国王后的官邸、新加坡总理的办公室和韩国总统的会客厅等地方,都可以看到。
一名普通的中国蔑匠,是怎样用自己的一身绝技换来如此殊荣和财富的呢?记者近日深入采访了这名创富传奇人物,他执着无悔的追求和把握市场的敏锐眼光,或许会给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博击的千万弄潮儿以有益的启示。
磨炼50载,成就“中国竹编工艺大师”
陈云华的竹编之路充满坎坷。1948年,陈云华出生于青神县南城乡三村翠竹扶疏的贫困农民家庭。父亲的早逝使家庭生活进一步拮据,两间破茅草屋、一张旧床和拼成的饭桌以及多病瘦弱的母亲永不向命运低头的目光,成了陈云华对苦难岁月的全部记忆。
陈云华的家乡翠竹密布,自古以来就盛产竹器。开门见竹,自幼在竹林下打滚的陈云华,对竹的痴迷始于祖父的耳濡目染。陈云华的祖父是全村有名的篾匠。很小的时候,陈云华就像“跟屁虫”似的看爷爷打晒垫、编竹筐。5岁时,陈云华用幼嫩的小手编成的小背篓让爷爷惊喜不已。见小孙子聪明过人,爷爷开始手把手教陈云华,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衣钵,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陈云华对竹编的浓厚兴趣由此而起,长到7、8岁时,秉性极强的小把式的竹艺竟超过了祖父,他编织的背篓、水瓶套在集市上竟比祖父编制的首先出手。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