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张恨水:伟人与文人雾都的爱情对话
著名报人、小说家张恨水先生
一
抗战胜利了。作为陪都的重庆,曾洋溢过浓郁热烈的欢乐气氛。但是,这些天这种气氛似乎被冲淡了。
雾都的气候本来就是雾茫茫的。张恨水所住的“待漏斋”(其实就是三椽茅房)也常常笼罩在阴霾的雾气里。
张恨水早就不再吟诵杜甫“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诗句了。他望着雨后青翠欲滴的仙女峰,发出了轻轻的叹息。他所住的茅草房正式门牌是南泉新村二十七号,原来是抗敌文协的房子,地处南温泉,前面是建文峰,背靠仙女峰;去重庆要过海棠溪,整整要走四十里。
“毛先生要来重庆谈判了”。张恨水这几天很关注新闻。他本是主张无党无派的人,但由于他抗战以来一直全力大声疾呼抗日救国,并写了大量抗战题材作品,加上他不涉官场、正直自好的人品,所以一直受到周恩来、董必武的尊重。周恩来还特别欣赏他的正义感和爱国心。
说来奇怪,张恨水很痛恨国民党的官场腐败,却越来越对中共人士有好感。
门外传来儿女们的嬉闹声,他听到男孩子们似乎要到屋后山上玩,不带小妹明明去,明明哭闹着:“我不怕,什么也不怕……”
张恨水的思绪被打断,但马上又连结上了。他又想到毛泽东要来重庆,“真有勇气呀!”这件事是重庆街头巷尾人人议论的大事。谁不清楚?对毛泽东来说,重庆简直是个虎狼之地,险象环生啊!
张恨水至今记得,与中共人士的最早接触是董必武先生送来的讣告。那是1939年,新四军湖南平江通讯处的几位留守人员被杀害,举国哗然同愤。张恨水也恨极这种“相煎何急”的暴行,他立即写了一幅挽联:
抗战无惭君且死
同情有泪我何言
后来,他请堂弟张效良将挽联送到董老手中,几天后,《新华日报》登出各界名流的悼念诗文,第一篇是邵力子老先生的,第二篇就是自己的那副挽联……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