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不改山西口音
本刊记者 李荣刚 刘元亮
亲不亲,家乡人。华国锋同志对山西的亲人,怀有深厚的感情。1991年,华国锋同志见侄女苏凤仙的牙不好,便催促她:“你的牙去换个烤瓷的吧。你看我的牙,去年换的,挺好的。”之后,苏凤仙去了山西齿科医院,换掉了十几颗牙。他又发现自己的大嫂、苏凤仙的母亲石玉环患了白内障,便赶紧接她来北京治疗:“我帮你们找医院,你们自己出医药费。”1997年和2000年,苏凤仙陪着石玉环两次到北京治疗眼睛,都住在华国锋同志家里,每次一住就20几天。回山西后,她们逢年过节都会收到华国锋同志捎来的小礼物,水果、月饼、饼干……大多是吃的。苏凤仙也会给叔叔“回礼”,都是山西特产。华国锋同志一般不进甜食,但苏凤仙寄的家乡特产他一定要尝尝。
2001年华国锋同志80大寿,苏凤仙在电话里说,要到北京给叔叔祝寿。华国锋同志“不批准”,但苏凤仙还是提前一星期到了北京,住在一间便宜的旅馆里。“到了2月16日,叔叔生日那天,我突然出现在他家里,他很惊讶,也很高兴。”
寿宴很简单,一顿家常饭,一个生日蛋糕。席间,华国锋同志对孩子们说:“改革开放这么好,经济发展这么快,国家的前途就在你们年轻人身上。你们要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生日宴结束的时候,华国锋同志站了起来,背诵了一首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006年春天,华国锋同志最后一次和侄女团聚。4月,苏凤仙去澳大利亚看女儿,临行前探望华国锋同志。年迈的华国锋同志拉着苏凤仙的手说:“照相,我们照张相!你什么时候从澳大利亚回来?回来时也看看我。”一个月后,苏凤仙带着礼物回来了:用澳大利亚绵羊毛织的一件毛衫、一条毛裤和一床毛毯。华国锋同志拿着礼物,呵呵直笑。“婶婶在旁边说,‘不能要,不能要,不能养成收礼物的习惯。’”苏凤仙说,“我一听,急了,连忙说这是保护腿的,叔叔的腿不好。”“好,好,保护腿……”华国锋同志笑道:“我就留下毛毯吧,这是你的心意。其他的你拿回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