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观中古碑林立,金、元、明、清各代皆有,其中尤以元初定宗二年(1247年)《真静崔先生画像赞》碑最为著名。崔先生,名道演,字玄甫,号真静,金代人,是位亦儒亦道弃仕途厌名利的隐士,原在蒙古哲里木东境“金山昊天观”,金贞年间,南下寓居五峰山,与当时文人相交密切,颇有名气,金兴定五年(1221年)卒。此碑为后人纪念他而立,正面碑颜镌“真静崔先生画像赞”八字,篆书。碑身是沈士元单线条刻画的崔道演盘膝坐像,画像上端勒有金元诗人元好问、刘祁、杜仁杰的像赞诗各一首,字体分别为籀、篆、隶。碑阴镌刻杜仁杰撰文、高书写的《真静崔先生小传》。此碑作品出自各名家之手,诗、书、画、刻俱佳,为历代金石家所著录。此外,杜仁杰的诗碑也保存于观内。
莲花洞 又名“千佛洞”,在聚仙峰的西侧峭壁上,是一处珍贵的东魏石窟造像,1992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深丈余,高3米,洞口由块石券成,上嵌明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镌刻的“圣佛莲花洞”颜额。洞中四壁全由佛像占据。最深处正中,凿佛像一尊,结跏趺坐,高2米余,属洞中最大者;左右侍者各二,高1.6米。周围洞壁及拱门两侧雕242尊小佛,形态各异。洞顶藻井全为莲花雕饰,40余朵,色彩素净淡雅。该洞有东魏至北宋造像题记多处。据清嘉庆《山左金石志》载:“(隋)莲花洞造像题字三十种,在洞外东壁者五种,在洞内北壁者二十三种,在洞内南壁者二种,每种五六字至二十余字不等,向未著录,此段赤亭亲至五峰搜得之。”又据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云:“五峰山莲花洞大像主钟崔等五十四人题名,盖又有出三十种之外者矣。”如今,不少题记尚存,但大半已漫漶不可识,尚可辨认的有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北齐乾明元年(560年)造像题记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