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总结了青岛啤酒的扩张战略五大经验:
(一)抓住了千载难逢的购并良机。国际上,世界大啤酒企业已开始出现多起强强联合的案例,世界啤酒业正在向强的更强、弱的淘汰的方向发展,世界啤酒十强也从过去的产销量最低200万吨,增加到近300万吨。这反映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国内,中国啤酒业正在由“春秋”走向“战国”;小型啤酒企业纷纷亏损,过去,几乎每个市甚至县都有啤酒厂,现在这些啤酒厂90%都处在亏损的境地;同时,曾在一夜之间占领了中国的大多数酒店和商店的60多家洋啤,由于建厂成本高、管理成本高、市场投入高、资金消耗高等四大症结,出现了“水土不服”,有90%以上出现了巨额亏损,开始纷纷撤退,且大多数洋啤都在寻求与国内大啤酒企业的合作,包括列世界啤酒业十强的大啤酒公司。这正是强势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壮大自己实力的好时期。应该说,这一机遇是时不待我的,早几年的没有出现,推后几年就会失去。要求青啤必须抓住良机,在短时间内完成国内市场的战略布局。同时,这种布局还是青啤突破地域“围城”的契机。啤酒作为讲究新鲜度的大众消费品,长距离运输既不经济又不影响新鲜度,因而,啤酒是一直把半径150公里范围作为优选经济效益圈。青啤的这种布局,正是在建立“优选效益圈”。只有这种“圈”多起来,青啤才能真正成为覆盖全国的强势品牌,才能实现到2003年跻身世界啤酒十强、十年之内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公司的目标。
(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扩张风险防范机制。市场布局风险防范:必须符合市场布局合理、市场潜力大、有一定的人才资源、长短期利益兼顾四条原则;品牌风险防范:使用当地品牌,加上“青岛啤酒系列酒”字样,这样,既可以发挥青岛啤酒的品牌影响力,又可以在一个品牌出现问题时,不影响主品牌和其他品牌;财务风险防范:从集团选派财务总监,实施收支两条线。同时设立独立法人,注册为“青岛啤酒XX有限公司”,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子公司,集团只对其负有限责任,既可避免风险,又能激发子公司的生机与活力;市场风险防范:组建事业部,把周边距离较近的数个企业统一由事业部领导,这样既可以缩短公司的管理链,增强应变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又可以使各个分散企业互为补充统一协调市场,避免市场混乱,还有利于聚成拳头攻打关键市场。
(三)打造出了一套成熟的购并模式:购并途径:————根据被购并企业的具体情况,坚持破产收购、政策兼并、控股联合三种方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购并的低成本。目前,青啤所购并的30多家企业,收购投资加上技术改造投资,比正常建厂的投资降低了2/3;管理模式——青啤管理模式的主体架构由9部分组成:一个核心、六个体系和两个支撑。一个核心是科学严格的管理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相结合;六个体系即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运行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市场营销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发展创新体系;两个支撑是企业文化和工艺技术。青啤专门组成了贯模、贯标、工艺技术三个小组,深入企业,将管理模式、工艺技术、ISO9000质量标准迅速而有效地贯彻到被购并企业中。营销网络————不变的原则是必须建立直供模式,必须将网络控制在自己手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